山东省济宁市2015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4900字。
山东省济宁市2015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语 文
第I卷(选择题,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木讷(nà) 遒劲(jìng) 压轴戏(zhòu) 信手拈来(niān)
B.不啻(chì) 消弭(mǐ) 背黑锅(bēi) 呱呱坠地(guā)
C.翘楚(qiáo) 粗犷(guǎng) 撂挑子(liào) 正当防卫(dàng)
D.沏茶(qī) 豢养(juàn) 闷葫芦(mèn) 味同嚼蜡(jiáo)
【答案】C
【考查方向】本题考查考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字音的能力,能力层次为A级(识记)。
【解析】A项“讷”应为“nè”,B项“呱”应为“gū”,D项“豢”应为“huàn”。 “讷”考查的是形近字字音,注意不要受偏旁误导读音;“呱”考查的是多音字字音,注意以义定音,当“婴儿的啼哭声”时“呱”读“gū”; “豢”考查的是意近字读音,注意和“圈养”读音的差别。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商榷 联袂 白内瘴 英雄辈出
B.炮制 告罄 打圆场 要言不烦
C.宽宥 赔礼 暴冷门 按部就班
D.磋商 蛰居 紧箍咒 既往不究
【答案】B
【考查方向】本题考查考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字形的能力,能力层次为A级(识记)。
【解析】A.瘴——障,C.暴——爆,D.究——咎。注意根据词语的意思推测字形,例如:“白内瘴”,意思是眼睛里有白色的障碍物,所以写成“障”。既往不咎:原指已经做完或做过的事,就不必再责怪了。当“责怪”的意思时应写成“咎”。
【指点迷津】逐个审读容易出错的字,从中可以辨析出一些形近而音不同的别字。如果怀疑某个是别字,可以写出几个同音字来比较,可以写出几个形似字来比较。通过分析形声字的形旁来推导这个字的含意,再放到这个词语中去判定是否相符。对于独体字或形声字中的形旁已失去表意功能的形声字可以通过分析词语的语法结构来确定它是不是别字,还可以通过对整个词语的理解,来寻找不合语境的别字。还有一部分就只能依靠我们平时的积累了。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考前的一个月不是学习的终点,而是终点前的冲刺,许多同学余勇可贾,应抓住这段时间,奋力拼搏。
B.李白杜甫缘悭一面,745年(天宝四年)李白在任城,杜甫来访,后二人同游任城,次年秋又会于曲阜。
C.近年来,一些留学造假团伙如雨后春笋般在美国的一些华人社区冒了出来,并形成一条非法产业链。
D.昏暗的密室内,安伯尘清楚地感觉到那个女子自始至终都在打量着自己,这目光让他如鲠在喉,浑身不自在。
【答案】A
【考查方向】本题考查考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能力层次为E级(表达应用)。
【解析】“余勇可贾”,还有剩余的力量可以使出来。B项“缘悭一面”,指无缘相见,与后文二人“同游”相矛盾。C项“雨后春笋”,指春天下雨后,竹笋一下子就长出来很多。比喻事物迅速大量地涌现出来。该成语在句中属褒贬失当。D项“如鲠在喉”,鱼骨头卡在喉咙里。比喻心里有话没有说出来,非常难受。这里形容极度不安,应该用“如芒在背”。注意从色彩、对象、范围等角度辨析成语的含义。
4.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分析消费、投资、出口三大需求,就能知道中国经济发生了何种变化?因为这三者是判断经济运行状况的重要指标。
B.“掘地尽石,凿井无泉”。林县的地方文献——《林县志》上的短短8个字,写出了当地人民求水无果的惨痛记忆。
C.“校园吉尼斯”挑战赛增加了部分亲子活动:筷子夹球、背靠背合作运篮球、两人三足等,这些活动受到学生家长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