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之大乐》教学设计
- 资源简介:
约2940字。
《东海之大乐》教学设计
西安市庆华中学 董 泓
一、课程分析:
《先秦诸子选读》中的《庄子》既不是专家学者案头考据的学术经典,也不是失意文人隐逸山林的遁世渊薮。教师面对的是选入中学课本的《庄子》,面对属于中学生的选修文本《庄子》,我们应该如何去教,教什么,这都是具体需要考虑的问题。节选的《庄子》有五节内容,这五节分别让我们感受《庄子》汪洋恣肆、仪态万方;体悟大鹏展翅搏击在九万里高空的人生境界,同时珍惜生命,在有限的人生,要超越局限,追求大境界的思想。而《东海之大乐》是《庄子》第三小节的一个故事。因此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有:一是向学生讲授选文,感受《庄子》的思想及其在文章写作方面的艺术等;二是引导学生通过学习选文,比较深入和系统地了解庄子的思想,尤其是他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三是引导学生通过了解庄子的思想、了解庄子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得到立身处世的借鉴。而《东海之大乐》主要是讲授选文第1则。用选文的思想启发学生追求人生的大境界、大气象、大格局。
二、学情分析:
学习本节之前,在《语文(必修五)》第二单元学习了《逍遥游》,课程目标要求是把学习的重点放在艺术特点方面,如想像、对比手法的运用,寓言的特点,浪漫主义色彩及汪洋恣肆的风格。对庄子的思想,学生对庄子思想有初步的了解。因此能比较容易通过河伯海神的对比感受大与小的魅力。同时在《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四单元学习了《庖丁解牛》,其中“探究讨论”第四题所谓“养生之道”指什么?除养生之外,庖丁解牛之道还能给人以哪些更具有普遍意义的启示?有了以上的铺垫学习《庄子》就能相对容易,但现实是学生对古文有些排斥,古文基础不牢靠,而《东海之大乐》的从第二段开始故事又比较抽象,再加上授课时间紧张,本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