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导学案
- 资源简介:
约3940字。
《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导学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古代论文文体——书信,了解书信的内容、特点及源流,明白该文体的特征。
2.掌握本专题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熟悉文章中涉及的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文言句式等文言现象,训练并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3.诵读课文,感受书信中体现出来的古人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
学习本文奇特的构思后反映的严肃的社会问题,幽默的笔调中寄寓着深切的感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广西柳州柳侯祠对联:
才与福难兼,贾傅以来,文字潮儋同万里;
地因人始重,河东而外,江山永柳各千秋。
注 柳侯:指柳宗元。贾傅:汉初政治家、文学家贾谊。潮:指韩愈,因其曾被贬为潮州刺史。儋:指苏轼,因其被贬为琼州别驾,住地在海南儋耳。河东:柳宗元祖籍地。永柳:永州、柳州。
二、初读文章、整体感知
【抓标题】思考文题的与众不同之处?
本文标题下笔诙奇,出人意外,颇有悬念。王参元是作者的朋友,朋友家里“失火”,生活失去着落,作者不去劝解、安慰,反而要“祝贺”,实在是“奇特尤甚”。解读文章,即能找到问题的答案。
师补充:明人谢榛就说:“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四溟诗话》)
清人李渔也曾说过:“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人一见而惊,不敢弃去。”(《闲情偶寄》
【抓关键句】“仆始闻而骇,中而疑,终乃大喜,盖将吊而更以贺也。”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样的作用?
预设答案: “骇”、“疑”、“喜”是全文的纲,交代了专门致信表示庆贺的缘由。一个“骇”字,表达了深切的同情、急切的关注(第二节)。“疑”是对“骇”的深化,说明愚弄麻醉人的迷信比火灾更为可怕(第三节);由火而人,联想社会上因积货而产生的种种弊病。因“疑”释“骇”,由“疑”入“喜”(第四、五、六节),寄寓柳宗元对社会深刻的认识和彻底的否定。
【补充】古代书信:中国古代文人历来重视书信的写作,汉代就已经出现了像司马迁《报任安书》那样感人肺腑的书信。唐宋人书信的内容更为广泛,议论时事,感叹际遇,切磋诗文,不一而足。八大家的书信堪称其中翘楚。本专题选录的柳宗元在友人失火后写的贺信,王安石为反驳司马光写的回信,以及苏辙进士及第后写给权臣韩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