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讲与练
- 资源简介:
约16580字。
实用类文本阅读
【考点精要】
2015年语文科《考试说明》(新课标)对该考点的要求是:阅读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了解传记、新闻、报告、科普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它包括“分析综合(C)”“鉴赏评价(D)”和“探究(F)”三个层级,共有九条具体的测试要求。
巧点妙拨
在传记文本的考查中,高频考点是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中频考点是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低频考点是鉴赏评价(D)中的欣赏作品的形象。
除人物传记外,新闻也是实用类文本阅读中考得频率较高的文体。从考点上看,筛选并整合信息仍是100%的频率。但这类文体在考点设计上较人物传记有所不同。它更突出了对文体特点的考查。比如说文章的结构特色、语言特色及修辞手法的运用。对探究能力的考核也不含糊。
科普类文章从考查的考点看,除对重要概念含义的理解,对重点句子的内涵和作用的理解,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等传统考点的考查外,还涉及到对文中某个观点和看法的个性解读等。
报告是在调查事实的基础上对某个问题提出的看法总结。报告的结构一般分为标题、导语、正文、结语、结尾几个部分。导语和新闻的导语位置、功能等差不多。高考题目至今还未涉及到这个体裁。
实用类文本的命题角度:
1.关键性语句理解题。
对于这类题,应在整体感知文本的基础上进行局部的、有重点的阅读,理解,概括,归纳,瞻前顾后地根据其语段的“形”,深入领悟其语段的“意”。
提问方式:画横线的句子(或词语)在文中是什么意思?
规范回答:该句子(词语)生动、具体(或形象、准确)地写出了+对象+效果。
2.句段作用(好处)类题目。
该类题目一般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思考:句段的表层含意是什么,运用了什么手法,深层蕴涵是什么,对思想感情的表达有何作用。
提问方式:文中第几段写了什么内容,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规范回答:该段运用了什么手法,写了什么内容,为下文写什么作铺垫(衬托),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分析结构(思路)类题目。
文章结构包含以下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指文章的体裁形式和章节结构,如开头结尾、段落层次、过渡衔接和伏笔照应等。不同的体裁,结构形式也不同。二是指文章的内在联系和组织。文学作品,以时间的推移,空间的转换,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感情的变化过程为线索来谋篇布局的结构方式,称为纵式结构;按材料的性质来谋篇布局的结构,称为横式结构。
提问方式:文章画线部分(第几段)在文中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规范回答:①文首:开篇点题;照应题目;总领全文;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铺垫。②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呼应前文。③文末:点明中心;升华感情,深化主题;照应开头,结构严谨;画龙点睛;言有尽而意无穷。
4.鉴赏形象类题目。
分析人物形象应抓住故事情节、社会环境等描写,通过人物的言行、心理等具体描写,进行多层面的分析,同时注意其思想性格的多重性。人物形象常用的评价方法:首先总体评价,而后从不同侧面分别说明人物所具有的性格特征。
提问方式:请简要分析文中的主人公的形象。
规范回答:按总分(分总)来回答。先用一句话从整体上对该人物作出一个定性分析,然后再从几个方面作定量分析。也可以先从几个方面作定量分析,然后再用一句话作定性式的总括。
5.信息筛选类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