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配套资源包:第二部分第一单元文言实词(课件+课时集训,15份)
- 资源简介:
2016届《创新设计》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配套资源包:第二部分第一单元 文言实词 (课件+课时集训,打包15份)
第2部分 第1单元 第1节 第1课时.ppt
第2部分 第1单元 第1节 第2课时.ppt
第2部分 第1单元 第1节 第3课时 知识清单.doc
第2部分 第1单元 第1节 第3课时.doc
第2部分 第1单元 第2节 第1课时.ppt
第2部分 第1单元 第2节 第2课时.ppt
第2部分 第1单元 第2节 第3课时 知识清单.doc
第2部分 第1单元 第2节 第3课时.doc
第2部分 第1单元 第3节 第1课时.ppt
第2部分 第1单元 第3节 第2课时.doc
第2部分 第1单元 第4节 第1课时.ppt
第2部分 第1单元 第4节 第2课时 知识清单.doc
第2部分 第1单元 第4节 第2课时.doc
第2部分 第1单元 第5节 第1课时.ppt
第2部分 第1单元 第5节 第2课时.doc
第3课时 定时规范答题,提升得分技能训练课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与孙司封书
曾 巩
运使司封阁下:窃闻侬智高未反时,已夺邕邑地而有之,为吏者不能御,因不以告。皇佑三年,司户孔宗旦策智高必反,以书告其将陈珙。珙不听,宗旦言不已。珙怒诋之曰:“司户狂邪?”皇佑四年,智高出横山,略其寨人,因其仓库而大赈之。宗旦又告曰:“事急矣,不可以不戒。”珙又不从。宗旦之于珙,以书告者七,以口告者多至不可数。度珙终不可得意,即载其家走桂州,曰:“吾有官守不得去,吾亲毋为与死此。”既行之二日,智高果反,城中皆应之。宗旦犹力守南门,为书召邻兵,欲拒之。城亡,智高得宗旦,喜,欲用之。宗旦怒曰:“贼!汝今立死,吾岂可污邪!”骂不绝口。智高度终不可下,乃杀之。
当其初,使宗旦言不废,则邕之祸必不发;发而吾有以待之,则必无事。使独有此一善,固不可不旌,况其死节堂堂如是!而其事未白于天下。比见朝廷所宠赠南兵以来伏节死难之臣,宗旦乃独不与。使宗旦初无一言,但贼至而能死不去,固不可以无赏。盖先事以为备,全城而保民者,宜责之陈珙,非宗旦事也。今猥令与陈珙同戮,既遗其言,又负其节。为天下者,赏善而罚恶;为君子者,乐道人之善,乐成人之美。岂当如是邪?凡南方之事,卒至于破十余州,覆军杀将,丧元元之命,竭山海之财者,非其变发于隐伏,而起于仓卒也。内外上下有职事者,初莫不知,或隐而不言,或忽而不备,苟且偷托,以至于不可御耳。有一人先能言者,又为世所侵蔽,令与罪人同罚,则天下之事,其谁复言耶!
闻宗旦非独以书告陈珙,当时为使者于广西者,宗旦皆历告之。今彼既不能用,惧重为己累,必不肯复言宗旦尝告我也。为天下者,使万事已累,天下已安,犹须力开言者之路,以防未至之患。况天下之事,其可忧者甚众,而当世之患,莫大于人不能言与不肯言,而甚者或不敢言也。则宗旦之事,岂可不汲汲载之天下视听,显扬褒大其人,以惊动当世耶!
巩初闻其死之事,未敢决然信也。前后得言者甚众又得其弟自言而闻祖袁州在广东亦为之言然后知其事使虽有小差要其大概不诬也。况陈珙以下皆覆其家,而宗旦独先以其亲遁,则其有先知之效可知也。以其性之喜事,则其有先言之效亦可知也。
以阁下好古力学,志乐天下之善,又方使南方,以赏罚善恶为职,故敢以告。其亦何惜须臾之听,尺纸之议,博问而极陈之?使其事白,固有补于天下,不独一时为宗旦发也。伏惟少留意焉。如有未合,愿赐还答。巩顿首。
(选自《曾巩散文选集》,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司户孔宗旦策智高必反 策:预测,估计。
B.珙怒诋之曰:“司户狂邪?” 诋:谩骂。
C.度珙终不可得意 得意:骄傲自满的样子。
D.使独有此一善,固不可不旌 旌:表彰。
解析 本题考查常见的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意。所考的四个实词分布在全文中,需要判断是否正确。选项C项中的“得意”应作为“接受意见
……
第3课时 定时规范答题,提升得分技能(训练课)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皇甫真
皇甫真,字楚季,安定朝那人也。弱冠,以高才,廆拜为辽东国侍郎。皝嗣位,迁平州别驾。时内难连年,百姓劳瘁,真议欲宽减岁赋,休息力役。不合旨,免官。后以破麻秋之功,拜奉车都督,守辽东、营丘二郡太守,皆有善政。及俊僭位,入为典书令。后从慕容评攻拔鄴都,珍货充溢,真一无所取,唯存恤人物,收图籍而已。俊临终,与慕容恪等俱受顾托。
慕舆根将谋为乱,真阴察知之,乃言于恪,请除之。恪未忍显其事。俄而根谋发伏诛,恪谢真曰:“不从君言,几成祸败。”吕护之叛,恪谋于朝曰:“远人不服,修文德以来之。今护宜以恩诏降乎,亦宜以兵戈取也?”真曰:“护九年之间三背王命,揆其奸心,凶勃未已。明公方饮马江、湘,勒铭剑阁,况护蕞尔近几而不枭戮,宜以兵算取之,不可复以文檄喻也。”恪从之。以真为冠军将军、别部都督。师还,拜镇西将军、并州刺史,领护匈奴中郎将。征还,拜侍中、光禄大夫,累迁太尉、侍中。
苻坚密谋兼并,欲观审衅隙,乃遣其西戎主簿郭辩潜结匈奴左贤王曹毂,令毂遣使诣鄴,辩因从之。真兄典仕苻坚为散骑常侍,从子奋、覆并显关西。辩既至鄴,历造公卿,言于真曰:“辩家为秦所诛,故寄命曹王,贵兄常侍及奋、覆兄弟并相知在素。”真怒曰:“臣无境外之交,斯言
……
第2课时 定时规范答题,提升得分技能(训练课)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贞观十四年,特进魏徵上疏曰:臣闻君为元首,臣作股肱,齐契同心,合而成体,体或不备,未有成人。然则首虽尊高,必资手足以成体;君虽明哲,必藉股肱以致治。《礼》云:“民以君为心,君以民为体,心庄则体舒,心肃则容敬。”《书》云:“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士康哉!”又云:“元首丛脞①哉!股肱惰哉!万事堕哉!”然则委弃股肱,独任胸臆,具体成理,非所闻也。
其能开至公之道,申天下之用,内尽心膂,外竭股肱,和若盐梅,固同金石者,非惟高位厚秩,在于礼之而已。昔周文王游于凤皇之墟,袜系解,顾左右莫可使者,乃自结之。岂周文之朝尽为俊乂,圣明之代独无君子者哉?但知与不知,礼与不礼耳!是以伊尹有莘之媵臣韩信项氏之亡命殷汤致礼定王业于南巢汉祖登坛成帝功于垓下若夏桀不弃于伊尹项羽垂恩于韩信宁肯败已成之国为灭亡之虏乎?又微子,骨肉也,受茅土于宋;箕子,良臣也,陈《洪范》于周,仲尼称其仁,莫有非之者。《礼记》称:“鲁穆公问于子思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