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秦论》教案34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1930字。
课 题 过秦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贾谊和赋的特点。②积累文言知识,尤其是词类活用知识;归纳掌握三种古汉语特殊句式。
2、过程与方法:诵读法 、串译法;学习了解对比论证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领略秦一统天下的壮观气势,探究其迅速灭亡的教训。培养正确的以天下为己任的历史观。
教学重点 掌握文中的通假字,理解文中词类活用现象,掌握文言文特殊句式。
教学难点 掌握文中文言文特殊句式;分析秦的迅速灭亡的原因,理解“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涵义
教学方法 1.学案导学。
2.诵读法、串译法、合作法。
教学媒体 印发导学案,准备录音或范读。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行为 学生活动
(一)
导入
1、介绍作者
2、介绍写作背景
3、介绍写作意图
4、解题
(二)整体感悟;找出中心句
(三)研读第一段
(四)研读第二段。
(五)课堂总结
(一)导入:
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篇论史的古文,在上课前我先来考考大家的历史知识,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是?中国第一次农民起义是?强大的秦国为什么二世而亡,成为一个短命的王朝?西汉大才子贾谊对此作出了回答,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过秦论》,探讨秦亡的原因。
1、文章作者
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政论家、文学家。洛阳人。18岁时以能读诗书、善属文,
所著政论文有:《过秦论》《陈政事疏》《论积贮疏》。
2、写作背景
春秋战国,群雄争霸,战乱纷争。秦国实行商鞅变法功效卓著,秦国空前强大起来;最后秦兼并了六国。秦统一天下之后,对百姓横征暴敛,民怨沸腾,终于在秦二世元年爆发了陈胜吴广起义,刘邦项羽起义,秦朝灭亡。
3、写作意图
西汉初期,经历了春秋战乱到楚汉战争,社会经济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土地荒芜,人民流亡,人口减少,经济凋敝。面对这种情况,同学们,如果你是皇帝,你会怎么办呢?(创设情境,引导思考)
贾谊针对这种现实写下了《过秦论》。他希望汉统治者能吸取秦灭亡的教训,推行“仁政”以求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即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