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教学设计2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一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8/15 0:40: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8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800字。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兰州  榆中恩玲中学  金玉成
一、教材说明:
《《再别康桥》是徐志摩最重要的代表作。这首诗,感情真挚、形象生动、鲜明,语言优美洗练。它以优美的语言、优美的旋律、优美的物象表达了一种极普通的离情和那微波轻烟似的别绪,如一首忧伤的小夜曲,轻柔舒缓,令人回味无穷。
教学过程中,应该将训练学生诵读诗歌的能力,把握诗歌的独特意象,品味诗歌的意境作为教学重点。将感受诗歌涌动着的激情,把握主题,理解意象的意义和象征作用作为难点来突破。
本课教学具体的步骤为:反复诵读,整体感知——品味感悟,突破难点——延伸阅读,深层探究。
二、教学目标:
1、了解徐志摩的创作风格。
2、咀嚼诗歌语言,把握诗的意象,领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训练诵读诗歌的能力。
5、把握诗歌的独特意象,进一步品味诗歌的意境。
三、教学重点:
感受《再别康桥》内容上的诗意美和人情美,品味其艺术上的“三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四、教学难点:
1、感受诗歌中涌动着的激情,把握诗歌主题。
2、理解诗歌中意象的意义。
五、教学方法:
1、诵读法。通过诵读体会诗歌的字数、节奏、押韵、换行等特点。
2、问答法。通过问答加深意象的欣赏。
3、探究式学习法。
六、教具准备:
多媒体 演示文稿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学习《再别康桥》,侧重欣赏鲜明的意境和富有流动感的画面美,探究诗人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五四”新文化运动揭开了中国文学史的新篇章。中国现代诗人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产生了许多诗歌流派。其中以徐志摩、闻一多等人为代表的“新月派”就是其中之一。两位诗人的优秀作品就有《再别康桥》、《死水》等。
二、解题:徐志摩及《再别康桥》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