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学年上海市嘉定区高三年级第二次质量教研语文试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沪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6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5/5/3 10:18:2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9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7小题,约8520字。

  2014学年嘉定区高三年级第二次质量教研
  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  阅读(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16分)
  断 章
  两种诗本事
  ①在那些与诗歌有关的故事中,凡是涉及创作缘起等背景的,被称为该诗的“本事”。
  ②诗本事大约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记录下来虽然比较晚,但早已有所流传,因为大有意思而脍炙人口,既然人们喜闻乐见,于是便有人将它记录下来。这样的文本也许未必完全可靠,但总算是事出有因,也有某种根据,足以作为研究诗歌的重要参考。在许多诗话、笔记一类的书中,这样的小故事甚多,唐朝甚至出现过专门的《本事诗》(唐人孟棨著)一书;近人陈登原先生编的《唐人故事诗》(南京书店1931年版,有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8年影印本)则是这一类诗本事的汇编本。在周勋初先生主编的《唐人轶事汇编》(上下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一书中,更有许多关于唐诗本事的片段。
  ③第二种所谓诗本事,是后来的研究者根据他们读诗的体会推测研究出来的,如苏雪林《李商隐恋爱事迹考》之类就是如此。这样的著作读起来很好玩,有的简直像是小说,但往往未必靠得住,必须根据可靠的资料和情理来加以判断,不宜盲目相信。当然,如果既有丰富可靠的材料为依据,又能从相关作品里发掘一些细节方面的信息,然后加以综合研究,写成文章或专著,那是很好的事情。
  《人间词话》的两个观点
  ④王国维《人间词话》书名虽然仍用传统的“词话”,而内容相当新,自有其体系,而且明显受到西方思想文化的影响,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向着现代形态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⑤《人间词话》理论精华甚多,一向得到很高评价,但其中也有些观点颇可商讨,试举两点来看:
  一,“诗人不必多阅世”,如李后主,“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而词作极高明,“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按此说的论点和论据不相应。李后主先当皇帝,后成亡国之君,落差极大,阅世甚深,其词中的感慨与此密切相关,由此岂能得出“不必多阅世”的结论!文学史上的大人物往往是阅世很深的的人,屈原、陶渊明、杜甫以及后来的曹雪芹无不如此,李后主也是如此。
  1、第①段加点词“背景”在文中的意思是                                               。(2分)
  2、在第②段中,作者多处使用小括号,使用这些小括号有什么作用?(2分)
  3、下面有关第二部分“《人间词话》的两个观点”的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2分)
  A、《人间词话》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有很高的地位。
  B、李煜之地位巨变是其“感慨遂深”的重要原因。
  C、“境界”中绝对无“我”的情况是不可能存在的。
  D、受西方文化影响,《人间词话》立论多有轻易处。
  4、把下列词句组织起来填入第⑦段方框中,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3分)
  ①古代的情况不同,那时没有大众传媒
  ②传播开来以后读者当然也可以比较多
  ③有不少作品原先是写给某一个人或少数几个人看的
  ④当然也会有预期的读者,即大体框定在某种文化水平或某一特定的圈子
  ⑤但作者心目预设的读者往往只是少数人,或者就只是一个人
  A、④②⑤①③          C、④①③②⑤          C、①②④⑤③          D、①②③⑤④
  5、从“第一读者问题”这一部分可以看出,作者比较认可的研究作品的方法是                                   
  。(3分)
  6、下面是一则颇为有名的诗本事:
  唐朝诗人祖咏有一首诗《终南望余雪》(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据《唐诗纪事》(南宋,计有功编)载,这首诗是祖咏在长安应试时作的。考试题目为“终南望余雪”,要求应试者各写一首六韵十二句的五言排律,祖咏只写了四句就交卷,考官问他为什么,他说:“意尽。”祖咏最终落榜,而这首落榜之作却成为广为传诵的名作。
  (1)你认为这则故事属于哪一种诗本事?为什么?(2分)
  (2)从诗歌创作的角度来看,你认为这则诗本事能给人以什么启发?(2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7-12题。(22分)
  口音里的乡愁
  黄桂元
  ①一个人的口音,不是三月五月,也不是三年五年就可以形成。口音是一种记忆,一旦形成就很顽固,有如胎记,极难根除。口音往往与人的地域生存背景有着直接联系,口音越浓重,此联系越紧密。从未有过远离故乡的经历,不觉得家乡的口音有什么好,很容易无动于衷,麻木不仁。一旦背井离乡,漂泊异地,人对熟悉的口音才变得格外敏感和渴念,什么时候想起来,内心都会隐隐作痛。
  ②我15岁那年当了一名小兵,军营在石家庄郊区,大家五湖四海,南腔北调,练就了我一双善于辨别各地口音的耳朵。比如,在北方人听来,云贵川湘鄂的口音没什么太大区别,我却可以一一分辨。说来奇怪,那几年,所有的方言中,最入耳的竟是过去我并不喜欢的天津话。我的天津口音带有“速成”味道,不很标准,心里却感觉踏实,因为口音中意味着一种认同,更重要的是,却意味着本土地域的归属和接纳。没事时,几个天津的战友操着天津口音聊往事,简直就是享受。一次,我去部队医院看望一位住院的战友,刚进病房坐下,就听隔壁有个女孩在讲天津话,便有些发愣,那声音像是百灵鸟啁啾。战友见状说道,你好耳音啊。说完出去,领进来一位小护士。小护士一见面就用天津话问候,露出一脸惊喜状,我也用很夸张的天津话回应。那一刻我理解了,为什么大兵们总爱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