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的那边》说课稿4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七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5/5/2 22:10:48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8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460个字。

  《在山的那边》说课稿
  四十一团中学赵晶
  一、说教材: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在山的那边》,它选自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四单元的文章从不同角度写出了作者对生活的思考、感悟,以及对美好人生的礼赞。当代诗人王家新在文中借童年的想望和困惑,用“山”与“海”这两个有象征意义的艺术形象,告诉人们自己成长中的人生感悟,并启示人们要实现远大的理想必须百折不挠,坚持奋斗.
  二、说学情:
  对七年级学生来说,这首诗很有吸引力,一方面他们要从小学生过渡为中学生,有很多困难等着他们去克服,另一方面诗的第一节诗人以一个孩子的语调来写,能调动他们自己的生活经验。学生一般能较好地把握诗中的山与海的象征意义,但七年级学生朗读诗歌、品析语言的能力较弱,对诗中“无数座山”的理解,对实现理想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往往估计不足,需要教师因势利导,突出重点。
  三、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根据这篇诗歌的特点和七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将用一课时完成教学任务。
  我预设本课时学习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品味诗歌具有表现力的语言。
  2、通过朗读、思考,领会诗中“山”和“海”的内涵。
  3 、通过讨论,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人生哲理。
  4、培养学生战胜困难,勇于追寻理想的精神。
  重点:领会诗中“山”和“海”的内涵,感悟人生哲理。
  难点:品味诗歌具有表现力的语言。
  四、说教法和学法:我将采用我校“五环教学法”进行教学,学生将以自主学习,提出问题,小组合作探究,议论展示等方法完成本节课学习。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中逐步突破教学重难点,落实教学目标。
  五、说教学设计:
  遵循第三师课改理念,结合我校开创的“学—展—议—导—练”的“五环教学法”,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节课我将由五个环节由浅入深地完成本堂课的教学任务。
  环节一:导入新课。
  此环节通过播放图片、音乐和老师的介绍让学生初步感知“山”和“海”的形象。其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