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一单元《我思故我在》检测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语文版 / 高中试卷 / 必修四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8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5/4/30 14:35:3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5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我思故我在
  2014-2015学年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4学案:第一单元 单元写作.doc
  2014-2015学年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4课时作业:第一单元  我思故我在(单元检测).doc
  2014-2015学年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4课时作业:第一单元 单元检测卷.doc

  第一单元 我思故我在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朱元璋删《孟子》
  ①在中国历史上,有两位圣人。一位是至圣先师孔子,一位是亚圣孟子。历代的皇帝都需要借助于孔孟之道,来统治老百姓,所以对这两位圣人恭敬得不得了。供在文庙里,四时八节派代表奉祀。不定期地还要御驾出动到山东曲阜祭孔,那场面隆重浩大,庄严肃穆,九五之尊的天子陛下,都要朝他们两位磕头,以示崇经尊儒。因此,孔子有“百代素王”之称。去过曲阜的游客,都知道孔庙、孔府的规格,基本上参照北京紫禁城的规模,是相当富丽堂皇,显赫威风的。
  ②但是,明朝的开国之君朱元璋,农民出身,造反起家,当过和尚,做过盗贼,对文明、文化、文人,有一种抵触情绪,因而,他比较另类,不怎么买圣人的账,尤其反感孟子。洪武二年,他下令把孟子的牌位,从文庙里撤出来,取消孟夫子的配享资格。满朝文武都慌了手脚,大家都是孔孟之徒,不执行命令不行,执行命令又感到极其荒唐。幸亏,钦天监的星象专家出来说话了。他说,荧行于惑,是天要发怒的先兆,陛下是不是有些什么政策举措,让上天感到不安了呀?
  ③朱元璋愣住了,迟疑了。第一,他终究是个农民,而且是小农经济社会下靠天吃饭的赤贫农民,因为靠天吃饭,从基因中就有这种对天的敬畏之心,别人是不敢对他发脾气的,但老天爷要发脾气,他还是不能不在乎的。第二,他虽然贵为天子,作威作福,谁也奈何他不得,可是,他再伟大,再英明,他的命是掌握在老天手里的,阎王要你五更死,决不留你到天明。所以,这位本质上的农民,让步了,撤销圣旨,总算让孟夫子在祭祀时,可以有一盘冷羊头享用。
  ④这位农民皇帝撤孟配享的闹剧,在清人全祖望的《鲒琦亭集》中,有所记载。
  ⑤在中国历史上,帝王下令当场拷打臣属,叫做“廷杖”,打死,打伤,打得终身残废者,以朱明王朝最厉害;屡兴大案,株连人数之
  ……
  单元检测卷(一)
  (满分:150分 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 (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新世纪现实主义电影的三重景观
  王一川
  从新世纪以来,特别是过去五年来中国大陆电影创作来看,称得上具备现实主义范式内涵的影片呈现出多种不同的复杂情况。从被刻画的当代社会现实的平常层面到奇崛层面的逻辑结构去归纳,可看到如下三个层面:一是回到个体日常生活流,二是个体日常生活困境及其诗意抚慰,三是社会生活奇观的刻画。从这点上说,新世纪现实主义电影呈现出三重景观。
  第一重景观:日常现实主义电影。它注重细致描摹个体日常生活流,颇有日常生活原生态还原的效果。其主要特征有:生活水平的有限性,个人的平常性,生活困境的求解性。其主要创作方法或手段在于回退法,就是尽力回退到不加修饰的日常生活事件状况中。如《破冰》以儿子对父亲的追怀口吻,讲述一位滑冰教练的平常甚至有些潦倒的生活,但这种生活由于他默默地长期坚持和忍受,后来竟然获得了神奇的意义——亲手培养出中国首位冬奥会冠军。值得重视的成功之处在于,影片把叙述重心放在这位教练的平常状况上:他如何窝囊而又好胜、无能而又坚持、不顾小家而只顾大家等等。但最终却诠释了一个道理:平常中的坚持终究可以通向神奇。
  第二重景观:诗情现实主义电影(也可称为温情现实主义电影)。它一面注重个体的日常生活困境描摹,同时又注意以诗情镜头去淡化并加以拯救。这里突出的是生活诗情在困境中的现实性呈现。从电影手法上讲,带有现实主义元素与浪漫主义元素交融的某种意味。其主要特征有:生活空间的流动性,个人生活的困境性及生活困境中的诗情呈现。《三峡好人》是这方面的佳作。它通过山西挖煤民工韩三明和护士沈红分别来到三峡寻找前妻和丈夫的过程,描绘了一群普通人充满风险而又不失温馨的日常生活,使影片透露出生活困境中的一缕诗意。全片以朴实的语言传达底层小人物离开家园的沉重主题。
  影片中的飞碟在大白天从空中飞过、一幢废旧建筑突然变成火箭直冲云霄之类的“超现实主义”镜头,给人一种荒诞之感,但透露出一种总体零散中的局部诗意。第三重景观:奇观现实主义电影。它注重透过社会群体生活中的奇观场面去传达对当代社会生活现实的关怀。它所关注的不再是个体日常生活,而是由个体与个体的相互共在而交织成的较大规模的社会生活网络,是社会群体生活奇观的现实性及其转化。其突出特征在于:社会生活空间的特异性及相对封闭性,社会生活场面的戏剧性,社会生活困境的可解性。这方面的作品有《天下无贼》和《唐山大地震》等。《唐山大地震》呈现的李元妮一家在唐山大地震中经历的从大喜到大悲的巨变过程,产生了强烈的感动效果与心理冲击力。特别是再现巨灾爆发的23秒时长的一系列奇观场面,可以带给观众剧烈的视听觉摇撼和心灵震动。影片叙述的真正重心在于巨震后人类灵魂的反思或自我拷问上,这才是这部奇观电影试图抵达的电影美学极限处。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三个层面的现实主义电影彼此往往相互交叉和渗透,例如,《千钧一发》实际上把日常现实主义电影的平常性和奇观现实主义电影的奇观性相互糅合在一起了,《锡林郭勒•汶川》则相当于把日常现实主义电影、诗
  ……
  单元写作学案
  训练目标  运用恰当的论证方法写好议论文。
  议论文的定义及结构特征
  议论文是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的一种文体。议论文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论点(要证明什么)是一篇文章的灵魂、统帅。一篇文章只有一个中心论点,可以有若干个分论点。论点要求正确、鲜明,绝不能模棱两可。论据(用什么来证明)是支撑论点的材料,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根据,分为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两种。事实论据主要是指典型的事例,确凿的数据,可靠的史实等;理论论据主要包括名言警句、谚语格言以及作者的说理分析。论证(怎样来证明)是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论证的目的在于揭示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常见的论证结构:总分式结构、对照式结构、层进式结构、并列式结构。常见的论证方法:例证法、引证法、喻证法、比较法、归谬法、归纳法和演绎法等。
  议论文的基本结构特点:引论——本论——结论。引论是提出问题部分,本论是分析问题部分(文章的主体部分),结论是解决问题部分(回扣论点,提出希望和号召)。
  本单元的三篇议论文在论证过程中都巧妙地运用了恰当的说理方法。阐明了事理,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因此掌握运用恰当的论证方法,是提高议论文写作的重要环节。
  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七种:例证法、引证法、喻证法、比较法、归谬法、归纳法和演绎法。下面细谈四种在议论文写作时常用也比较好用的论证方法。
  一、例证法
  例证法也叫事例论证,是用令人信服的典型事例来证明自己论点正确的一种方法。它是议论文写作中最常用的一种论证方法。“事实强于雄辩”,在典型的事例面前,道理不言而喻。
  要用好例证法,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事例要典型、确凿、有影响力。一般来讲,应优先考虑著名的人物或事例,慎用校园、家庭、市井街头的琐碎事例。
  2.事例的叙述要简明扼要,切忌拖泥带水,过于详细。举例是为了证明观点,不是为了弄清事实,切忌本末倒置。
  3.事例切忌单一狭隘,要丰富广阔,要点面结合,古今中外相映成辉。同类事例掌握多时可考虑采用句式排比列举。
  4.事例列举之后要简短分析,不能将例证法变成事例整理,切忌有例无证。
  5.勤于积累,精于筛选。“书到用时方恨少”,平时多读书报,摘记、剪贴是主要手段。积累多了,自然能融会贯通、左右逢源。
  二、引证法
  引证法也叫道理论证,是通过引用名人名言、古诗文名句、反映科学规律的俗语谚语警句等来证明自己观点正确可信的一种论证方法。
  引证法在考场或平时练笔写作中的使用频率仅次于例证法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