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4月月考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共21小题,约9180字。
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4月月考语文试题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页至第(4)页,第Ⅱ卷第(5)页至第(8)页。
2、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科目填涂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题目标号涂黑。答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试卷答题卡和机读卡一并收回。
一、基础知识 (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冗杂 噱头 滂沱(pāng) 戛然而止(jiá)
B.戡乱 煤碳 不啻(dì) 遒劲有力(qiú)
C.脉膊 身分证 应当(yīng) 莘莘学子(shēn)
D.毗邻 度假村 炽热(zhì) 强词夺理(qiáng)
D. 面对那些因家庭贫困而失学的孩子,政府绝不能虚与委蛇,做表面文章,而应真诚地拿出解决方案。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作为学生会主席,你把同学们提出来的建议应该认真考虑一遍,怎么能看也不看就束之高阁呢?
B. 面对国内目前的就业环境不容乐观而国外一些国家又缺少劳动力的情况,境外就业成为部分高校毕业生不错的选择。
C. 以损人利己手段牟取财富的,无论多少,都是肮脏的,可耻的;而损人利己的致富者,应被视为“社会公害”。
D. 苯污染已经危害到人们的健康。记者从中国室内环境监测中心获悉,节日期间北京发生了两起通过装修造成的苯中毒。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每有风起,这片洋槐组成的小森林便欢腾起来, , 。是的, ,发出低吟响起长啸以至呐喊, 。我的小森林,就这样,在我写作疲惫时给我生理的和心理的调节。
① 绿色的树冠在空中舞摆
② 绿色的波涛汹涌回旋千姿百态
③ 使我总是和那海波海涛联系起来
④ 都使我陷入一种温馨一种激励之中
A、①③②④ B、②③①④
C、①④②③ D、②④①③
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9分,每小题3分)
唐代的山水诗,和以二谢为代表的南朝山水诗相比,呈现出崭新的风貌。南朝山水诗所歌咏的对象不过是半壁河山,主要在东南一隅。那时的诗人足未涉黄河,身未登岱岳,没有机会领略广袤中原的风光。他们的山水诗,胸襟、气象、境界都受到很大的局限。到了唐代,特别是盛唐时期,祖国的统一、繁荣和富强,为诗人提供了写作山水诗的最好条件。许多诗人在其创作的准备期或旺盛期都曾有过一段漫游生活,他们的足迹及于大江南北、黄河上下。被祖国多姿多彩的山水所培育起来的这一代诗人,他们写起山水诗来,论胸襟、论气象、论境界,就远非南朝人所能相比的了。南朝的山水诗因为是在希企隐逸的风气中产生的,所以诗里常常流露出一种超然世外的情趣。这种传统的隐逸思想在唐代的山水诗里虽然也有所流露,但除此之外,唐代的山水诗里更多了两种感情,这就是热爱祖国的感情和热爱生活的感情。正是这两种感情构成唐代山水诗思想内容方面的重要特点,使今天的读者讽诵之余仍然激动不已。洋溢在唐代山水诗里的那种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那种积极健康的生活情趣,仍然是我们的精神营养。从艺术上看,南朝山水诗对山水景物的描写追求形似,崇尚工巧,缺乏神韵。唐代山水诗脱离了对形似的追求,而致力于达到神似。它们刻画山水,不滞于山容水态,而是力求把握和表现山水的个性。自然山水成了诗人的朋友,或诗人自己的化身。“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人和大自然,情和景,契合交融达到化境。中国的山水诗到了唐代,才臻于完美、纯熟。
五代以后,山水画渐趋成熟,至宋代遂蔚为大现。荆浩、关仝、董源、李成、范宽、米芾等一大批山水画家的涌现,培养了人们探索和欣赏自然美的兴趣,也刺激了用诗歌去再现自然美的欲望。如林逋《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阴沉画轴林间寺,零落棋枰葑上田。”秦观《泗州东城晚望》:“林梢一抹青如画,应是淮流转处山。”从中可以看出,诗人是在用画家的眼光去欣赏山水。然而宋代以后由于诗歌创作总的水平已无法和唐代相比,因而山水诗的成就也比唐代逊色。但描绘山水景物的技巧,仍然有所创新。特别是用五七言绝句的形式,集中地绘出一片风景,创造一个意境,常有近似图画的效果。
(节选自袁行霈《中国山水诗的艺术脉络》)
5.下列对唐代山水诗“呈现出崭新的风貌”原因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祖国的统一、繁荣和富强从外部环境上为诗人写作山水诗提供了最好的条件。
B.许多诗人通过遍及大江南北、黄河上下的漫游,经受了多姿多彩的山水的培育。
C.唐代山水诗人屏弃了南朝山水诗中的隐逸风气,胸襟、气象、境界更加开阔。
D.唐代山水诗在思想内容上比南朝山水诗增加了热爱祖国和热爱生活的感情。
6.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2分)
A. 从创作视野的角度看,南朝的山水诗人没有机会领略广袤的中原风光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