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雅礼中学2014届高考模拟语文卷(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21题,约22700字。
湖南省雅礼中学2014届高考模拟语文卷
(默写范围:高考考纲规定篇目)
【试卷综析】本试卷是2014届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14届高考模拟卷(一)语文试题,考查了高中学段所学的全部内容。字音、字形、成语、语病、名句等基础知识,重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本套试卷有创新题如第19题考查学生的古文分析能力,又不乏趣味。文言文阅读严格按照高考设题,符合高考命题趋向。论述类文本阅读所选材料《社会需要自由、理性的文科》颇有现实意义,关注时下热点话题。文学类文本选了《铃兰花》,这是一篇十分经典的散文,来源于苏教版语文教材,对学生来说难度不大。本次作文是材料作文,“形与神”的话题,有一定深度,学生肯定不易下笔。整套试卷难度较大,紧扣大纲,对高三学生来说,这是一份有较强指导意义的的试卷。
本试题卷共7道大题,21道小题,共8页。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每小题3分)
【题文】A0 B01.下列词语的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擂体(léi) 羸弱(léi) 压轴戏(zhòu) 嗷嗷待哺(áo)
B. 结束(sù) 回溯(sù) 一沓纸(dá) 卷帙浩繁(zhì)
C. 纤维(xiān) 蹁跹(xiān) 势利眼(shì) 暴虎凭河(píng)
D.应答(dá) 苏打(dá) 和稀泥(huó) 食不果腹(shí)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和字形的能力,能力层次为A(识记)。
【答案解析】D 解析:A项,“压轴戏”的“轴”应为“zhóu”,声调错,受方音、多音及口语影响;B项“结束”的“束”应为“shù”,声母错,属于方言误读;C项,“暴虎凭河”的“凭”应为“冯”,字形错,属于受读音影响,而又不知成语之义。
【思路点拨】本题综合考察了普通话字音和字形的问题。做字形题时,要把字形、字音、字义(词义)结合起来识记和考虑,而不要把它们割裂开来。做字音题要注意多音字、形声字、形近字和音近字的辨析。本题主要考查形近字的辨析。此类字我们可通过:着眼部首,以义辨音;细微之处,审慎辨别;形近音近,审慎区分的方法来辨析。
【题文】D02.下列各句横线处填入词语(含成语)最恰当地一组是:
①4月11日,一名吸毒人员手持菜刀在雨水镇某超市门口挥舞,扬言要杀人,武警珠海支队巡逻官兵接到报警赶至后,仅用30秒将其 。
②枯坐江亭的诗人看到曲江暮春之景,不禁产生万分惆怅与凄苦之情,恰如落红离枝,盛唐气象以渐行渐远,诗人 潸然落泪。
③日本总务大臣新藤义孝12日参拜靖国神社。中国敦促日方在历史问题上端正态度,停止一切与时代潮流 的挑衅行为。
④必使山情水性,因 田由得其真;务期天巧地灵,借人工人籁而华传其妙。(清•朱庭珍《筱园诗话》)
A.制服 不免 背道而驰 绘声绘色
B.治服 不免 南辕北辙 绘声绘色
C.制服 未免 背道而驰 有声有色
D.治服 未免 南辕北辙 有声有色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能力层次为E级(表达应用)。
【答案解析】A 解析:第①句,“治服”指治理、整治,使之驯服,多用于兴修水利、改造山河等;“制服”也写作“制伏”,指强力压制或压倒,使之驯服,其对象可以是物、自然、动物或人,动词。根据语境——官兵对歹徒,很明显要用“制服”一词。 第②句,“不免”意思相当于“免不了,少不了”,表示由于某种原因而自然导致某种结果,这种结果可以是已经出现了,也可以是未实现的。“未免”表示说话人对于某种行为、举动的否定态度,含有不赞许、不以为然的意思,虽然旨在否定,但口气比较委婉。根据语境可知,一、“盛唐气象一渐行渐远”是诗人“潸然落泪”的原因;二、这是对诗人当时心境的一种客观叙述,而非对其否定,故应选“不免”。第③句,“背道而驰”的意思是“背,背向;道,道路;驰,奔跑。朝相反的方向跑去。比喻彼此的方向和目的完全相反”。“南辕北辙”的意思是“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根据语境“与时代潮流”可知并非是行动与目的的关系,应选“背道而驰”。第④句,“绘声绘色”的意思是“绘,描绘,描摹。形容叙述或描写生动逼真。把人物的声音,神色都描绘出来。形容叙述,描写生动逼真”。“有声有色”的意思是“形容说话或表演精彩生动”。根据语境“使山情水性”“借人工人籁”“诗话(评论诗歌、诗人、诗派及记录诗人故实的著作)”可看出本句是指诗词对自然外物的描绘,故应选“绘声绘色”。
【思路点拨】词语选用的四个注意点:①分析词语的含义。有些词语看起来意思比较接近,但其所表达的内容常有细微的差别,因此一定要理解词语的确切含义,比较其异同,这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②体会词义的轻重。有些近义词表达的内容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