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诗歌鉴赏专题学案
- 资源简介:
高考诗歌鉴赏阅读学案
英才班高考诗歌鉴赏阅读学案一.doc
英才班高考诗歌鉴赏阅读学案二.doc
英才班高考诗歌鉴赏阅读学案三.doc
英才班高考诗歌鉴赏阅读学案四教师用.doc
英才班高考诗歌鉴赏阅读学案四学生定稿.doc
英才班高考诗歌鉴赏阅读学案五教师用.doc
英才班高考诗歌鉴赏阅读学案五学生用.doc
英才班学习资料——诗歌鉴赏专题学案
高考诗歌鉴赏阅读既是重点也是难点,高三的专题复习不足以解决同学们的困惑,所以我们利用英才班学习时间分5个课时,把诗歌鉴赏的常见题型做一个系统的介绍,并通过练习初步掌握一些诗歌鉴赏的答题方法。
英才班学习资料——诗歌鉴赏专题学案 (一)
学习目标:
1、 了解意境题和画面题的答题模式。
2、 通过高考原题的练习,能够掌握该题型的答题方法。
学习过程
一、高考诗歌鉴赏答题模式归类之分析意境型
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2、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4、答题步骤:
① 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同学们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5答题示例(一):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
……
高考诗歌鉴赏阅读既是重点也是难点,高三的专题复习不足以解决同学们的困惑,所以我们利用英才班学习时间分5个课时,把诗歌鉴赏的常见题型做一个系统的介绍,并通过练习初步掌握一些诗歌鉴赏的答题方法。
英才班学习资料——诗歌鉴赏专题学案 (二)
学习目标:
1、 掌握诗歌鉴赏常见的手法
2、 了解手法题的答题技巧和答题模式。
3、 通过高考原题的练习,能够掌握该题型的答题方法。
学习过程
二、高考诗歌鉴赏答题模式归类之分析技巧型
1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
2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3解答分析:表达技巧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达技巧。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有的称表现手法,写作手法)
一、 修辞手法:比喻、夸张、比拟、借代、对仗,对比,反复,叠字,双关,设问,用典,反语等。
举例:(1)比兴。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先言它物引起所咏之物。
(2)双关。如“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晴”暗指感情的“情”。(3)用典。如“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运用表达方式的技巧。表达方式
……
英才班学习资料——诗歌鉴赏专题学案 (三)
学习目标:
1、 掌握诗歌鉴赏中常见的形容语言特色的词汇并能运用。
2、 掌握诗歌鉴赏中语言风格类题的题型及答题思路。
3、 通过高考原题的练习,掌握这种题型的答题技巧
学习过程
(三)第三种模式 分析语言特色
1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2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3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
诗歌的语言风格主要有:(1)含蓄(2)平淡(3)明快(4)清新
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平实质朴、朴素自然、含蓄隽永、清新明丽、形象生动、绚丽飘逸、婉约细腻、幽默讽刺、雄浑、豪迈奔放、阴郁顿挫、慷慨悲壮、平和冲淡、旷达飘逸。
4答题步骤:(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叙)(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析)(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评)
5答题示例:
春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
答: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步骤一叙),“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步骤二析)。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步骤三评)。
6【检测练习】 1)阅读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回答问题。
问:这首诗的语言有何特点?
答:
2)下列诗句各体现了怎样的语言特色?请在后面的括号中注明。
①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晴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 )
②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 ( )
……
英才班学习资料——诗歌鉴赏专题学案 (五)
本讲内容是对古代诗词鉴赏之思想感情或主旨的理解和把握。我们可以借助“题目”“作者”“注释”、“意象”、“诗眼”以及“景与情的关系”来理解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或主旨;另外,诗人还会运用表达技巧、炼字等艺术手法或是通过塑造形象来增强情感表达的效果,因此,我们在进行了前四讲的基础上做诗歌鉴赏的主旨题或者是分析思想情感题。做这样的题是一个长期的积累,需要大家在日常教学中多留心,本节课只能给一个思路,方便大家以后的学习。
五、高考诗歌鉴赏答之概括思想情感型
解题思路(方法指导)点拨
1.理解和挖掘“注释”信息,把握思想感情:
作为考试题中的注释,我们认为这绝不是“无意点缀”,而是出题人“有意而为”,注释的信息是出题人留给解题人(考生)解答问题的“蛛丝马迹”,我们找到这些“蛛丝马迹”并“顺藤摸瓜”,在考场上,可能会有更好的收获。
例:(2009全国I)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次石湖书扇韵① 姜 夔②(见学案一)
2.利用诗词中的意象,把握思想感情:
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而意象则是感情化了的景或物,例如:孤雁、寒鸦、冷风、凄雨等,由此可得知,诗人所抒发的思想感情或要表达的主旨,与其在诗中所选取的意象有密切联系,从这儿出发,“顺藤摸瓜”,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