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12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初中教案 / 九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5/3/28 21:01:2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8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400个字。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和诗歌写作背景,理解诗歌内容。
  2、体会事里藏乾坤的“诗家之史”特点,感受心忧天下的“诗中圣人”形象。
  3、能通过诵读表达自己对诗歌的独特体会。
  【教材分析】
  这首诗是杜甫人生中“战乱流离”时期的作品,此时的作品是由本身的苦难,黎民的苦难,社会的苦难共同酝酿的,鲜明地体现着诗歌记史的特点。此诗叙述了草屋被狂风吹破的事,在疾风猛雨无情袭击的秋夜,诗人亲身体验着困窘难熬的苦楚,脑海却翻腾的是战乱给天下寒士带来的不幸和荼毒,“古仁人”情怀的表露鲜明而强烈。因此,本课的教学内容为深读探究诗歌中描绘的“安史之乱”之下,天下人的生活场景(即对“诗史”的研读),在此基础上升华出“穷年忧黎元”的诗中圣哲形象(即对“诗圣”的研读)。
  【学习重点】
  通过深读文本,体会事里藏乾坤的“诗家之史”特点,感受心忧天下的“诗中圣人”形象。
  【学习难点】能通过诵读表达自己对诗歌的独特体会。
  【学习方法】研读探究对话诵读
  【学习准备】1、借助书下注释或参考书,读准字词,理解诗歌内容;
  2、了解诗人及诗歌写作背景。
  【教学过程】
  一、导课
  今天我们学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作者杜甫。
  1、一提到这位唐代的大诗人,是不是会有与他相关的内容出现在我们的脑海里,大家七嘴八舌地说一说。
  提示:积累的重要性,积累作品、人物的生平知识,后人的评价等;注意引导学生走向本节课的切点。
  生成反馈:学生对杜甫总的印象的确集中在这两个词上,可见从这两个词入手的确是解读杜甫诗歌的一个切口。
  两个尊称的板书。诗史诗圣
  2、哪位同学若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个词的意思,那是最好不过了。
  生说,教师评价,板书。
  预设:诗史,是对杜甫诗歌的评价,是指杜甫的诗歌记录了当时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
  诗圣,是对杜甫的评价,是指他是诗人中的圣哲。
  生成反馈:从发言的几个学生来看,大部分学生对“诗圣”的理解都是从他的诗歌的艺术成就角度来谈的,这一点可以为课末的总结照应,这个照应拉的有点长,教师要把握好。
  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杜甫后期作品中的名篇,我们单从诗歌题目来看,你认为它反映出当时的历史和诗人情怀了吗?
  注意:这个问题最终的问法要根据前面学生对“诗史”“诗圣”这两个词的理解来组织。
  对话引导:分析题意——茅屋被秋风吹破了。
  从题目来看,似乎只是说了一件平常事,下面我们到诗中读读品品,品品读读。
  二、品读
  1、初读,准确无误。
  课代表领读,点评,示范。教师正音,总结:准确无误是读诗的基础。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