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2015年全国历年中考文言文汇编:《三峡》
- 资源简介:
约22370字。
2004-2015年全国历年中考文言文汇编:《三峡》
汇编:黄庆峰
2015年
(吉林省卷)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
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0.本文作者是北魏地理学家(1分)
1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虽乘奔御风(2)属引凄异
12.文章第1段描写群峰占据天地,只有正午、半夜才见日月光辉。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2分)
13.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三峡夏、秋两个季节“水”的特点。(2分)
14.春冬之时,三峡清奇秀脱,深幽隽逸,趣味良多。请从第3段中找出一处描写“趣景”的句子,并用形象的语言描绘出来。(3分)
10.答案:郦道元(1分)
11.答案:(1)飞奔的马 (2)延长 (共2分,每小题1分)
12. 答案:围绕“侧面描写及其作用”回答即可。(共2分,侧面描写手法1分;作用1分,答出一点即可)
示例:作者这样写是为了侧面烘托出三峡山高(岭连、山多、狭窄)的特点。
13.答案:围绕“三峡夏季水大(急、凶险、迅疾等);秋季水枯(寒、凄凉、凄寒等)”回答即可。(共2分,每个方面1分)
14. 答案:找出原文语句,适当描写即可。(共3分,原文语句1分,描写2分)
示例1: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树木的影子,真是美极了。
示例2: 绝巘多生怪柏。怪柏把根扎在悬崖峭壁上,倾斜着躯干,真是情态百出。
示例3:悬泉瀑布,飞漱其间。那些挂在山崖上的大大小小的瀑布,正带着欢畅的笑声,从高处飞冲而下。
(福建福州)阅读【甲】【乙】文言文选段,完成7-11题。(18分)
【甲】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节选自郦道元《三峡》)
【乙】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节选自周密《观潮》)
7.请用“/”标示下面语句的语意停顿(每句标一处)。(2分)
(1)至于夏水襄陵 (2)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或王命急宣( ) (2)虽乘奔御风( )
(3)既而渐近( ) (4)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
9.下列各组语句中的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沿溯阻绝 往来而不绝者
B.其间千二百里 又何间焉
C.方其远出海门 今齐地方千里
D.素湍绿潭 吴广素爱人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________
(2)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____
11.填空。(6分)
甲段描写三峡的夏水,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突出其 、 的特点,描写春冬之水则紧扣其 的特点,以“素湍”、“回清”、“ ”的动态之美映衬“绿潭”的静态之美,动静相映成趣。乙段从 、色、 等方面进行正面描写,由远及近地写出了钱塘江潮雄奇壮观的景象。
7.(2分)(1)至于/夏水襄陵 (2)自既望以致十八日/为盛
8.(4分)(1)有时(2)飞奔的马 (3)不久 (4)城墙
9.(2分)A
10.(4分)(1)水清,树荣(茂盛),山高,草盛,真是趣味无穷 (2)钱塘江潮,是天下雄伟的景象
11.(6分)水势大 水流急 清澈 悬泉 或:飞漱 瀑布 形 声 或:势
(湖南衡阳)阅读《三峡》, 完成9-12题。(12分)
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2分)
①沿溯阻绝( ) ②素湍绿潭( )
10.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不以疾也 不以物喜
B.其间千二百里 其真无马邪
C.春冬之时 乃记之而去
D.或王命急宣 而或长烟一空
11.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12.请概括三峡景物的总体特征,并另写一句本文之外的描写山或水的诗词。(4分)
9.参考答案:①溯:逆流而上②素:白色
评分标准:2分,每小题1分。
10.参考答案:D
评分标准:2分
11.参考答案:①如果不是正午或半夜,就看不见日月。
②江水清澈,两岸山峰高峻,山上草木茂盛,确实有许多趣味。
评分标准:4分,每小题2分。
12.参考答案:雄奇壮丽(壮美、雄壮也可);略
评分标准:4分。写出景物特征记2分;写出与山或水相关的诗词给2分,有错别字则不给分。
2014年
(湖北恩施)
三 峡
郦道元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选自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
19.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2)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3)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4)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20.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21.读了这篇文章,三峡给我们的总体印象是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第①段写山,突出了山的 ▲ , ▲ ;第②③段写水,分别写出了水的 ▲ , ▲ 。
22.第④段中的加线句子是作者引用的渔者歌谣,请你对这个句子进行评析。
19.(2分)⑴“转”通“啭”,婉转(或婉转鸣叫);⑵连接(连续);⑶动词用作名词,奔驰的快马;⑷清:形容词用作名词,清波。评分说明:每小题0.5分。第⑶⑷小题只答出了释义,没有答出用法一样给分。
20.(2分)⑴层层叠叠的山峰像屏障一样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⑵水清,树荣,山高,草茂,实在是趣味无穷。评分说明:一句1分,译文大意正确即可。
21.(2分)连绵不断、遮天蔽日(高峻、连绵);迅猛湍急、素湍绿潭(疾或急、清)。评分说明:每空各0.5分,大意正确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