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小说欣赏》分层训练与单元检测+课件ppt
- 资源简介:
【创新设计】14-15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课件+分层训练与单元检测
├─【创新设计】14-15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课件+分层训练与单元检测:35+丹 柯(2份)
│3.5 丹 柯 课件(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ppt
│分层训练与单元检测3-5.doc
├─【创新设计】14-15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课件+分层训练与单元检测:611+牲畜林(2份)
│6.11 牲畜林 课件(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ppt
│分层训练与单元检测6-11.doc
├─【创新设计】14-15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课件+分层训练与单元检测:714+礼拜二午睡时刻(2份)
│7.14 礼拜二午睡时刻 课件(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ppt
│分层训练与单元检测7-14.doc
└─【创新设计】14-15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课件+分层训练与单元检测:816+骑桶者(2份)
8.16 骑桶者 课件(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ppt
分层训练与单元检测8-16.doc
第三单元
第5课 丹 柯
(时间:45分钟 满分:60分)
积累与运用
1.下列词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4分)
A.泥沼(zhǎo) 桠枝(yā) 虬曲(chóu) 黏泥(nián)
B.篝火(ɡōu) 龌龊(wò chuò) 胆怯(què) 恐怖(bù)
C.渺小(mǎo) 疙瘩(ɡē) 宽恕(shù) 怜悯(mǐn)
D.合拢(lǒnɡ) 宿愿(sù) 颤抖(chàn) 炽热(chì)
解析 A项“虬”应读qiú。B项“怯”应读qiè。C项“渺”应读miǎo。
答案 D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4分)
A.横亘 着陆 恶嗅 流趟
B.宣染 拘泥 威胁 告诫
C.投奔 安详 和谐 缘故
D.缥渺 诚恳 坐镇 火炬
解析 A项“嗅”应为“臭”,“趟”应为“淌”。B项“宣”应为“渲”。D项“渺”应为“缈”。
答案 C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4分)
①它们那些有力的桠枝紧紧地抱在一块儿,它们那些虬曲的树根牢牢地________在沼地的黏泥里。
②每一步路,都要那些人________很多的汗和很多的血。
③忽然他用手抓开了自己的胸膛,从那儿拿出他自己的心来,把它高高地________在头上。
A.扎 耗费 放 B.生 花费 举
C.生 浪费 举 D.扎 花费 放
解析 ①“生”更能表现出树根与黏泥早已融为一体,不可分割,衬托出环境的艰难。②本文作者对族人的鄙视是显而易见的,他们胆小、没有主见、害怕困难,因此他们的“汗”“血”的价值都很小,因此用“花费”更能体现作者的情感。③“放”字过于平淡,“举”字则形象地将丹柯举着像火把一样的“心”引领族人前进的英雄形象准确地表现出来。
答案 B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4分)
A.一部优秀图书作品的诞生,从不会一蹴而就,因而当如“文火炖菜”,将学识慢慢滋养到书中每一个句子和每一幅图片中,历经长久才能炼就而成。
B.正如专家分析认为,出于自身业务的发展考虑,环评机构只需对建设项目的业主负责,而一些环评机构已经成为业主单位的“雇佣军”。
C.分析人士认为,在这个敏感的时期,征地拆迁补偿问题被提及,是国家释放出的更为严厉的新楼市政策即将粉墨登场的信号。
D.生命来去匆匆,犹如惊鸿一瞥,昙花一现,而且似乎往往越是那些美丽的东西,越总是得不到上苍的错爱和尘世的挽留。
解析 A项“因而”应改为“反而”,“因而”表示结果,“反而”表示跟上文意思相反或出乎预料和常情。B项雇佣军:原来指不顾国家民族利益和一切后果而受雇于任何国家或民族并为之作战的职业士兵。本句是指拿了业主的经费而忠心为业主干活的单位。C项粉墨登场:化装上台演戏,今多比喻登上政治舞台。此处应改为“出台”。D项惊鸿一瞥:人或者物,只是匆匆看了一眼,就给人留下强烈、深刻的印象。
答案 B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4分)
A.高尔基对中国有着特殊的感情,在中国革命的关键时刻曾多次声援过中国人民的正义事业。在他的工作室里陈列着高尔基搜集的部分东方艺术品,其中有许多中国牙雕和工艺品。
B.无论是白天和黑夜,始终有一个坚固的黑暗的圈子,把这些人包围住,它好像要压倒他们。而这些人本来是习惯于草原的空旷的。
C.高尔基为了热情地歌颂无产阶级革命先驱,揭露沙皇反动政府,抨击机会主义者、资产阶级自由派的丑恶嘴脸,写下了《海燕》这篇散文诗。
D.不仅高尔基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也是杰出的社会活动家。他组织成立了苏联作家协会,培养文学新人,积极参加保卫世界和平的事业。
解析 A项并列不当,应改为“中国牙雕等工艺品”。B项“和”运用不当,应改为“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D项关联词语位置不当,应改为“高尔基不仅是伟大的文学家”。
答案 C
6.按要求把下面画线的句子扩写成一段话。要求:①至少运用两种不同的修辞手法,②不少于30字。(4分)
丹柯带领人们走出了阴暗的树林。眼前的景
……
第六单元
第11课 牲畜林
(时间:45分钟 满分:60分)
积累与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马厩(jiù) 嗅着(xiù) 铜臭(chòu) 树干(ɡàn)
B.扳机(bǎn) 山脊(jǐ) 逃难(nàn) 喘气(chuǎn)
C.挣脱(zhēnɡ) 撒腿(sā) 蹩脚(bié) 岔路(chà)
D.豚鼠(tún) 绰号(chuò) 苔藓(xiǎn) 荆棘(jí)
解析 A项“臭”应读xiù。B项“扳”应读bān。C项“挣”应读zhènɡ。
答案 D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3分)
A.撕打 长统靴 贸然 比比皆是
B.腼腆 溜进村 扫描 心惊胆战
C.琢摩 叉路口 瞄准 声嘶力竭
D.栗树 灌木丛 爆炸 摄手摄脚
解析 A项“撕”应为“厮”。C项“摩”应为“磨”,“叉”应为“岔”。D项“摄”应为“蹑”。
答案 B
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3分)
①钱教授把祖辈________下来的秘方献给了当地的医疗部门,受到了人们的赞誉。
②经过整顿治理,城市拆迁过程中的盲目大拆大建行为进一步得到________,新拆迁项目的立项与开发也逐步纳入规范体系。
③再猖狂的犯罪分子也逃不过公安人员的火眼金睛,当贩毒集团的头目得知自己已经被公安人员包围时,如________,无处可逃。
A.流传 遏止 惊弓之鸟
B.留传 遏止 瓮中之鳖
C.留传 遏制 瓮中之鳖
D.流传 遏制 惊弓之鸟
解析 “流传”是“传下来或传播开”的意思,“留传”是“遗留下来传给后代”的意思。“遏制”,制止,控制;“遏止”,用力阻止。“惊弓之鸟”比喻受到惊恐见到一点动静就特别害怕的人。这里是犯罪分子被包围而“无处可逃”,因此“瓮中之鳖”更准确恰当。
答案 C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台湾知名网络作家柯景腾最初并没有接受过任何写作训练,他为了赚钱和鼓励患癌的母亲才开始写作,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曾一年写了14本书,成为台湾最畅销的小说作家。
……
第14课 礼拜二午睡时刻
(时间:45分钟 满分:60分)
积累与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褴褛(lán lǚ) 墁地(màn) 膝盖(qī) 执拗(niù)
B.麇集(qún) 谛听(dì) 打量(lianɡ) 哈欠(hā)
C.贫瘠(jǐ) 困乏(fá) 瞅着(chǒu) 流露(lù)
D.揩拭(kāi) 龟裂(jūn) 拽住(zhuài) 横穿(hēnɡ)
解析 A项“膝”应读xī。C项“瘠”应读jí。D项“横”应读hénɡ。
答案 B
2.下列词语书写正确无误的一项是 ( )(3分)
A.隧道 窒息 孱弱 一往无际
B.中暑 凝滞 棕榈 荒凉空旷
C.静谧 枯萎 茏罩 安贫乐道
D.惊扰 安祥 趿拉 花香袭人
解析 A项“往”应为“望”。C项“茏”应为“笼”。D项“祥”应为“详”。
答案 B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3分)
①柏克和阿伦特等思想家把博爱和同情视为感伤主义,是滥情、不理智的表现,认为结果会________________,达不到改善弱者境遇的效果。贫困等问题的解决还是要靠政治,而非部分人的善心。
②“器大者声必闳,志高者意必远。”新闻作品要想成为历史的“宏音”、时代的“响箭”,新闻记者就必须胸怀全局、__________,深入发掘新闻的理性力量,使新闻语言具有一种理性美。
③宇航员在月球上拍摄的“环形山”照片,是那样清晰,消释了多少代人对“皎皎银素盘”上阴影的__________。
④阿Q这个艺术形象,__________了鲁迅先生对国民灵魂弱点的认识深度。
A.雪上加霜 由表及里 疑窦 体现
B.适得其反 高瞻远瞩 疑虑 表现
C.事与愿违 高屋建瓴 疑窦 体现
D.南辕北辙 见微知著 疑虑 表现
解析 ①改善弱者境遇,表达的是一种愿望,达不到……效果,表示与预期情况相反,由上面分析得出为“事与愿违”。②“胸怀全局”讲的是一种大局观念,是指横向上的全面,是广度,而“深入发掘”说的是深度。题干既包括广度,又有了深度,独缺高度,因此填入的成语应包含高度方面的内容,故表纵向上把握的“高屋
……
第16课 骑桶者
(时间:45分钟 满分:60分)
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奔驰(bèn) 遭殃(yānɡ) 咳嗽(sou) 杜撰(zhuàn)
B.不啻(chì) 供应(ɡònɡ) 蔑视(miè) 飘浮(fú)
C.煤屑(xiè) 穹顶(qiónɡ) 扇走(shān) 倒毙(bì)
D.门槛(kǎn) 地窖(jiào) 迈动(màn) 沉浊(zhuó)
解析 A项“奔”应读bēn。B项“供”应读ɡōnɡ。D项“迈”应读mài。
答案 C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3分)
A.盾牌 循私枉法 遗憾 撼天动地
B.当心 饥饿难挡 衷心 言不由衷
C.包裹 食不果腹 喜旺 喜出望外
D.十诫 谆谆告戒 掩埋 奄奄一息
解析 A项“循”应为“徇”。B项 “挡”应为“当”。D项“戒”应为“诫”。
答案 C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3分)
①由于生产所______的原材料价格上涨,生产成本也不断攀升。
②这种不文明的行为,应该受到严厉的________。
③头昏目眩有可能是颈椎病的________。
A.必需 斥责 病征 B.必须 斥责 病症
C.必须 叱责 病征 D.必需 叱责 病症
解析 必需:动词,表示一定得有,不可缺少。必须:副词,表示一定要,强调事实上或情理上的必要性。斥责:偏重于言辞责骂。叱责:偏重于大声呵斥,强调声音大。病征:表现在身体外面的显示出是什么病的征象。病症:病。
答案 A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作为新时期的中学生,我们应明白:考试不是学校的唯一追求,学校不是学习的唯一场合,课堂不是学习的唯一渠道,教师不是学生知识的唯一传授者。
B.本次机构改革要坚持积极稳妥、循序渐进的方针,具体改革方案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根据形势的发展适时进行调整,力求毕其功于一役。
C.公平和正义是治愈社会心理疾病的最佳良药:只有少一些“拼爹门”,公民才会多一分平常心;只有机会公平,才不会有那么多的人自怨自艾,感叹什么大材小用、怀才不遇。
D.面对新规严厉的处罚条款,很多有车一族、有证一族小心翼翼恶补新交规,尽管如此,还有部分驾驶员因为“学艺不精”吃了苦头。
解析 A项场合:一定的时间、地点、情况。场所: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