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录》后序学案6
- 资源简介:
约12340字。经过两轮教学实践,很实用。分为:课前学习区、课堂学习区、课后学习区三块,方便预习、上课、课后训练。
B321 指南录后序(文天祥)
(2课时)
学习目标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翻译《指南录后序》,整理文本有关的文言知识;
2.分析文本内容和表达方式,体会作品的情感美、语言美。
课前学习区
阅读1:诵读《指南录后序》,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纾祸( ) 觇视( ) 翌日( ) 遽轻( ) 羁縻( ) 献谄( )
自度( ) 诟骂( ) 东西二阃( ) 号呼靡及( ) 自刭( ) 捕系( )
檄文( ) 愧怍( ) 数落( ) 寓舍( ) 分当( ) 得间( )
阅读2: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义,初步了解文本内容,感受作者的遭遇和情感。
1.《指南录》是文天祥自由出使北营到南返福州期间的诗集。以《渡扬子江》诗中“臣心一片磁针石, ”之句命意,以表达作者心向南宋,冒死南归的一片丹心。《指南录后序》是作者为自己的诗集写的第二篇序,故称“后序”
2.文中表明诗集由来的语句是: ;表明结集目的的语句是:
3.最精彩的句段是: ,因为 。
文学常识
1.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宋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宋理宗祐宝四年(1256)考取进士第一名。德祐元年(1275),元军进迫宋都临安(今杭州),文天祥应勤王诏,捐家产作军费,率义军万余人起兵抗元。不久元军大举南下,驻军于皋亭山,文天祥以 身份出使元军议和,被扣,后在北解途中逃脱,经海路转至福州,拥立端宗,图谋恢复,转战东南,终兵败被俘。次年送至大都(北京)宁死不屈,从容就义。时年仅46岁,遗有《 》27卷。
2.序,文体名称,亦称“叙”。一般写在著作正文之前,写在正文之后的叫后序,也叫跋。有别人写的,多介绍或评论本书内容。有作者自己写的,大都说明写书宗旨和经过。
课堂学习区
任务一:在全文翻译的基础上,整理文本有关的文言知识
(一)通假字
1.陵通 :几为巡徼所陵迫死。 2.见通 :层见错出。
3.僇通 :臣死有余僇。
(二)古今异义
1.行为:众谓余一行为可以纾祸。 2.可以: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3.利害:不复顾利害。 4.无聊:穷饿无聊。
5.物色:为巡船所物色。 6.遗体:以父母之遗体行殆。
7.境界:而境界危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