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董邵南序》学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高中教案 / 选修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2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5/2/22 17:58:3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4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7240字。

  《送董邵南序》学案
  青年毛泽东特别喜欢“燕赵多悲歌慷慨之士”一语,出自韩愈《送董邵南序》开篇第一句:“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其中的“感慨”二字,后人改为“慷慨”,如明人沈榜《宛署杂记•民风》:“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宋人苏东坡也说过类似的话:“幽燕之地,自古多豪杰,名于国史者往往而是。”清人孙承泽《天府广记》中也写道:“自古言勇侠者皆推幽并。”的确,古燕赵之地,产生过一批享大名于中国历史的豪杰侠士,如豫让、燕丹、荆轲、高渐离,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其悲歌慷慨之气,成为燕赵豪侠急人之困、视死如归性格的写照。青年毛泽东引出韩愈的话,实际上表明了他对燕赵慷慨悲歌之士的倾慕,对燕赵古风中的豪侠之气的喜爱。
  这是一篇赠序。赠序就是临别赠言。董邵南在京城不得志,正要离开京城,去投奔河北藩镇寻找机遇,而河北三镇违抗君命,董邵南是否应当前往,韩愈赠序送别中不便明说,遂委婉致意。文章开口不言今日之河北,而只谈昔日之燕赵;不言燕赵得意之人,只谈不得志的慷慨悲歌之士。对于董生将赴河北,韩愈深恐其助纣为虐,故连用“董生勉乎哉”,略示微词,以嘱董邵南警惕。末段希望董生招徕燕赵之士为朝廷效力。这样,董生是否当往河北,其意已自明。序文表现了韩愈主张统一、反对割据的思想,有着积极的现实针对性。
  1.读准字音
  (1)矧(shěn)   (2)慕义强仁(qiǎnɡ)
  (3)吾恶(wū)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yé,同“耶”)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郁郁适兹土:到
  (2)为我吊望诸君之墓:凭吊
  (3)矧燕、赵之士出乎其性者哉:况且
  (4)为我谢曰: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做官
  (5)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改变
  3.解释下列多义词的意思
  (1)举董生举进士:被推举举国上下:全部、整个纲举目张:举起
  (2)谢为我谢曰:告诉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谢罪哙拜谢,起,立而饮之:感谢当亦谢官去,岂令心事违:辞去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告辞、告别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