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辽宁省丹东五校协作体高三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9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5/2/12 10:29:57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51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18题,约12190字。

  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丹东五校协作体高三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命题人:   丹东一中  
  本试卷由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组成
  其中第Ⅰ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他题为必考题  总分150分  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自古以来,哈尼人都是修沟造渠,引高山森林中的泉水来灌溉梯田,水沟开挖量巨大,必须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才能完成,个人或村寨往往不能独立承担。哈尼人就户与户联合或者村与村联合,一起挖沟引水,通过出资的多少和投入人力的多少核定每个村寨、每一户的分水量大小。为了避免发生水纠纷,能够公平、公正、合理地分配水资源,哈尼人发明了分水木刻来进行分配。分水木刻,哈尼语称“欧斗斗”,它是选用板栗树、黑果树等材质坚硬的木料,在木料上刻出底部同样平整但宽窄度不一凹槽的一根横木。
  尽管在哈尼人分水制发明和形成的时代并没有所谓“技术美”这样的名词出现,但实际上技术美的审美形态已经存在。技术美的内涵首先由技术品表现出来。人们创造任何一个技术品,都是具有实用性的。分水木刻作为分水制度的物质载体,是哈尼人为了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分配而创造的工具,起到了准确计量各块梯田用水量的作用,可以说是我国最早使用的明渠流量计。分水木刻放置于每个水沟的分叉处,水要分几条沟就在分水木刻上刻几个凹槽,不同宽窄的凹槽决定了每个子水沟所灌溉梯田水量的大小,从而保证了每块梯田都能得到约定的用水量。哈尼人还以长方体为形状标准来制作分水木刻,长方形的设计,比其他形状更能防止水流的溢出,进一步提高了分水的准确性,且用料最省,是实现分水功能的最大化的典型形式。可见,分水木刻作为一种技术品,不仅具备了实用性,还具有了美的形式。
  分水制是指哈尼人经过村与村,户与户集体协商,根据挖沟时投入的人力、物力来确定每块梯田的水流量大小的民间制度。就其本质而言是商定分水木刻上凹槽宽度的一系列民间规约,是体现分水木刻功能的外在表现形式。分水制约定,投入多者,分水木刻凹槽宽,水流大,反之,投入少者,凹槽窄,水流小。为了确保凹槽计量单位的统一和准确,一般哈尼人还约定以某人的右手掌四指根部宽度为一基准单位,按照之前的协商结果对水流量进行分配,对用不了一个用水单位的,则缩减为一指、二指、三指进行细分,其中排除用小拇指宽度进行计量。照各家权益定制出的划有不同刻度的木刻,安放在各家田块的入水口,随着沟水流动调节了各家各户的用水,这样既公平合理而又有科学性。
  分水制虽然是一种抽象概念,但它与分水木刻有机联系在一起,构成了内容与其外在形象的相互统一,不可避免地以技术美的形态表现出来。分水制度经过了历史的考验,哈尼人代代相传,凝聚的已经不仅仅是生产技术,而是人的情感,对待分水制已经不仅是对实用功能的欣赏,更是对对象存在的审美。在现代农业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分水制还一直在沿用,它一方面使生产劳动的效率得以提高和完善;另一方面使分水的模式更趋于合理、更具有系统性和易于管理,给哈尼人带来了巨大的好处,符合哈尼人群体共同利益诉求。因此,分水制也渐渐和审美主体使用上的满意联系起来,从而获得了愉悦感和轻松感,构成了技术与审美的有机统一。
  1.下列关于“分水木刻”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分水木刻,在哈尼语中称“欧斗斗”,选用坚硬的木料制成,是哈尼人为了避免发
  生水纠纷,公平、公正、合理地分配水资源的工具。
  B.分水木刻放在每个水沟的分叉处,要分几条沟就在分水木刻上刻几个凹槽,不同宽
  度的凹槽决定了每块梯田的用水量,从而保证了每块梯田都能得到充足的灌溉量。
  C.分水木刻通过在横木上刻出底部同样平整但宽窄不一的凹槽调整水量大小,既有实
  用价值,又有技术美的价值。
  D.分水木刻以长方体为形状标准来制作,这种设计与其他形状相比,既能防止水流的
  溢出,提高分水的准确性,又能节省用料。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分水木刻代表分水制发明和形成,虽然在当时并没有出现所谓的“技术美”这一名
  词,但是,哈尼人在发明制作时就已经认识到了其审美形态的存在。
  B.分水木刻是分水制的物质载体,能够准确计量各块梯田的用水量并合理分配,是我
  国最早使用的明渠流量计。
  C.分水制是哈尼人集体协商的分水约定,它是根据挖沟渠时投入的人力、物力的多少
  来决定每村、每户、每块梯田的水量大小的,投入多凹槽就宽,投入少凹槽就窄。
  D.为了进一步确保凹槽计量的统一和准确,哈尼人还约定以某人的右手四指根部宽度
  为基准单位,进行更细致的分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哈尼人修渠灌溉梯田,由于开挖沟渠的工程量大,投入的人力、物力多,因此,单
  个人、户、村难以完成,于是他们就联合挖沟引水灌溉梯田。
  B.作为抽象概念的分水制,一旦与分水木刻这一具体事物联系在一起,构成内容与外
  在形式的统一,不可避免地表现出了技术美的形态。
  C.任何技术品的出现,最初都应首先考虑的是其实用性,而在使用过程中,往往就会
  考虑其审美价值,哈尼人的分水木刻就是这样的一种技术品。
  D.自古至今,哈尼人一直使用这种分水制,原因在于它既提高了生产劳动效率,又符
  合哈尼人群体共同利益诉求。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赵憬,字退翁,渭州陇西人。憬志行峻洁,不自炫贾。宝应中,方营泰、建二陵,用度广,又吐蕃盗边,天下荐饥,憬褐衣上疏,请杀礼从俭,士林叹美。试江夏尉,佐诸使府,进太子舍人。母丧免,有芝生壤树。建中初,擢水部员外郎。湖南观察使李承表憬自副。承卒,遂代之。召还,阖门不与人交。李泌荐之,对殿中,占奏明辩,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