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1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8/4 7:53:0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4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7600字。

2006年高三质量调查
第Ⅰ卷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面加点的字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抹布  抹杀  抹桌  拐弯抹角
B.温和  和面  和牌  一唱一和
C.累赘  受累  连累  成千累万
D.落枕  沦落  落幕  丢三落四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老师和家长应该怎样辅导中学生的课外阅读呢?我想从读精典起步,或许是有道理的。
B云南丽江奇异的山水使人流连忘返,当地人的醇朴与热情好客叫人乐不思归。
C假酒能毒死人,假药能害死人,内容不健康的出版物对读者也是遗害无穷的。
D中国历史上有多少志士仁人,在国家危难关头挺身而出,他们不愧为中华民族的中流砥柱。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华丽的衣着,晶亮的饰物,表演式的笑容动作只能    外表;高雅的气质与高尚的心灵,则要靠丰富的知识与美好的道德来充实。
②以前办事,不知要绕多少弯子,精简机构、简化手续之后,     顺畅多了。
③他   不如实交代自己贪污受贿的问题, 大吵大闹,装出一副受诬陷、被冤枉的样子。
A、妆饰  简洁  不但/而且 B、装饰   简捷  不但/而且
C、装饰  简捷  不但/反而 D、妆饰   简洁  不但/反而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目前,地理信息交换的技术问题已经基本成熟,一旦地理信息技术为广大公众所认可,那么地理信息技术产业将迅速崛起。
B、在距今6000年左右,河南、陕西、甘肃等地出土的彩陶器皿,所绘的花纹变化多端,绚丽多彩。
C、据央视《新闻30分》报道,我国将从今年开始,打破中小学教材出版发行专营保护的垄断格局,对发行体制进行全面改革。
D、只有走最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之路,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才是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7-10题
(一)公文模糊语言的实质
在公文写作的过程中,人们往往从公文语言的逻辑性、严密性、准确性上考虑,一般注意区分其与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区别。但常常却容易疏忽模糊语言的运用,或者即便使用了,也是在一种潜意识中使用,而没有真正理解什么是模糊语言。让我们试从语言概念内涵和外延的模糊性与所反映客观事物的模糊性,从语言概念和外延的模糊性与表述需要的模糊性两个相对应上来看模糊语言的实质。
模糊语言是一个语言概念,是反映客观事物中那些在内涵和外延上的不确定性的语言概念。它的最大特点在于客观事物的模糊与语言本身在内涵、外延上模糊的相对应,形成了表述事物的准确性。比如:“全国人民奋勇前进”“全军上下努力完成”等,其中修饰“前进”的“奋勇”和修饰“完成”的“努力”,其本身在客体上就有模糊性。如果在此把它精确化:全国人民用多快的速度前进,全军上下用多大的努力去完成,从表象上看是精确的,但实际上是模糊的,问题在于语言上的精确所对应的客体是模糊的。同时有的事物在客体上并不模糊,而为了满足某一种特殊需要在表述上要模糊,这同样是模糊的相对应,只是客体变成了实际需要。比如:“领导一再强调这个问题,还是没有引起有些人的足够重视。”其中修饰“强调”的“一再”就是一个模糊的概念,而这里强调的频率是完全可以精确化的,三次、五次,甚至一百次、一万次,然而表述的目的并不是简单地反映“强调”的频率,而是要反映“强调”的重要性。这样,“一再”就比其他任何能确指的频率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