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阅读写作互动课堂教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七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5/2/6 22:41:08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06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480个字。

  1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曲靖市师宗县丹凤中学:尚永刚
  阅读目标:
  1、学习本文善于抓住景物特征写景,层次井然、融情入景的写法。
  2、品味作者简练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特色,增强语感。
  3、体味鲁迅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乐趣,尝试表达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
  写作目标:恰当准确地运用动词使描写生动传神
  教学重点:整体感知全文,学习本文写景善于抓住景物特征,层次井然、融情入景的写法。
  教学难点:品味作者简练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特色,增强语感。
  课型:讲读互动
  教学时间:4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
  童年,多么令人神往的美好日子,她给了我们无数童趣,当我们在回顾童年时,我们都能说出好多刻骨铭心的故事。这些故事就像一曲曲优美的旋律,伴我们度过了无数美好的时光。今天就让我们伴随这首优美的乐章走进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的童年吧!(板书课题)
  二、自学环节
  1、作者作品简介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他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著作有杂文《二心集》、小说《彷徨》、《呐喊》、散文《朝花夕拾》、诗歌《野草》等。1918年发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我们曾学过他写的散文《风筝》。
  2、写作背景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于1926年9月18日,当时鲁迅先生正在厦门大学任教。本文选自《朝花夕拾》。《朝花夕拾》是一部散文集,共搜集了10篇文章,大部分作品是作者回忆自己童年、少年时代生活的。写本篇文章时鲁迅已经40多岁了。这部散文集题名为《朝花夕拾》,意思是:早上的花到晚上才拾取。
  3、字词补注
  1)注音。
  宿儒(rú )倜傥(tì tǎnɡ)脑髓(suǐ)桑葚(shèn )
  积攒(zǎn )秕谷(bǐ)盔甲(kuī )人声鼎沸(fèi)
  2)释义  
  人迹罕至:少有人来。迹,足迹、脚印。罕,稀少。    
  人声鼎沸:人声喧闹的意思。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