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高中语文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课件+同步训练+素材(全册36份)
- 资源简介:
文章写作与修改》课件+同步训练+素材
【创新设计】2014-2015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课件+同步训练+素材:第3章 第1节 捕捉“动情点”(3份).rar
【创新设计】2014-2015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课件+同步训练+素材:第1章 第1节 写出自己的个性(3份).rar
【创新设计】2014-2015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课件+同步训练+素材:第1章 第2节 联想与想象(3份).rar
【创新设计】2014-2015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课件+同步训练+素材:第1章 第3节 学会沟通(3份).rar
【创新设计】2014-2015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课件+同步训练+素材:第2章 第1节 从素材到写作内容(3份).rar
【创新设计】2014-2015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课件+同步训练+素材:第2章 第2节 材料的有机转化(3份).rar
【创新设计】2014-2015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课件+同步训练+素材:第2章 第3节 材料的压缩与扩展(3份).rar
【创新设计】2014-2015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课件+同步训练+素材:第3章 第2节 理性思维的深化(3份).rar
【创新设计】2014-2015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课件+同步训练+素材:第3章 第3节 培养创新意识(3份).rar
【创新设计】2014-2015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课件+同步训练+素材:第4章 第1节 整体的调整(3份).rar
【创新设计】2014-2015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课件+同步训练+素材:第4章 第2节 整体的调整(3份).rar
【创新设计】2014-2015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课件+同步训练+素材:第4章 第3节 语言的锤炼(3份).rar
第一节 写出自己的个性
1.阅读下面的作文片段,分析其个性特点。
沙漠不拒绝每一粒沙子,故能成其无垠之美;高山不拒绝每一颗碎石,故能成其高耸之美;大海不拒绝每一朵浪花,故能成其广博之美。胸怀宽广,是铸就辉煌的熊熊烈焰,是导向成功的进步阶梯。
胸怀宽广,楚庄王能容宴会上醉后轻薄妃子的臣子,终赢得沙场上危急关头壮士“提携玉龙为君死”;胸怀宽广,齐桓公不计前嫌,重用拥有安邦定国之才、经天纬地之略的管仲,终成为春秋五霸之首;胸怀宽广,秦穆公虽失良马仍赠以美酒,交得三百良友,大难临头方得救;胸怀宽广,落难皇族刘备求贤若渴,善纳雅言,借得子龙之勇武,顾得卧龙之智谋,终成为蜀中霸主,鼎足一国。胸怀宽广者,待人以善,施人以恩,能化干戈为玉帛,化劲敌为益友,化险为夷,转危为安,成就人生之辉煌。
答案 这个作文片段最大的个性特点表现在语言形式上,多用排比句式,使得文章气势充沛,如江水滔
……
第一节 写出自己的个性
1.处世不求无难,世无难则骄奢必起。
——侯承业《南怀瑾的理念》
【解读】 人生在世,不宜希望太顺畅。一则,世事多艰,往往难以事事顺畅;二则,倘若总是一帆风顺,反而不是什么好事。一个人,需要锻炼与考验,才能长得壮实、硬朗,才能具有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毅力,而这些正是成就事业的必要条件。为什么纨袴子弟一事无成?就因为他们自幼养尊处优,百事遂意,结果除了一派虚骄之气,既没有担当之力,又没有济世之才,三不能吃苦耐劳,四不能顽强坚忍,怎能成就事业?
2.行道不求无魔,道无魔则誓愿不坚。
——侯承业《南怀瑾的理念》
【解读】 《西游记》中唐僧经历了八十一难才取得西天的佛经,每一难都是魔的干扰,也都是严峻的考验。不正是这一次又一次的苦难才证明了唐僧坚定的宏誓大愿吗?倘若不经磨难,一帆风顺,那还能称为宏誓大愿吗?什么是魔?表面看,是外来的妖魔鬼怪;实际上,是内心的私心妄念。修道学佛的过程,其实是不断克服自身各种妄念的过程。妄念一起,魔障立现;妄念一消,魔障立斩;妄念一净,魔障绝迹。所以,修行佛道不可能无魔,惟有在不断斩除各种魔障的过程中,才能逐步地成就佛道。
3.不自重者取辱,不自畏者招祸,不自满者受益,不自是者博闻。
——金兰生纂集之《传世言》
【解读】 自己不能珍重自己,势必轻浮浪荡,遭到侮辱便是咎由自取;自己不能警戒自己,势必骄横放纵,招来祸端也就在
……
第三节 学会沟通
1.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宋•黄庭坚《东坡先生真赞三首》
【解读】 无论是嬉笑怒骂的文字或大小事物,顺手拈来,借题发挥,都能写成好文章。形容写文章手法灵活多样,不拘一格。嬉笑:玩笑,说笑话。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
【解读】 担忧在天下人之前,享乐在天下人之后。现在常用来说明革命者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高贵品质。先:在……的前面。后:在……的后面。
3.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宋•朱熹《泛舟》
【解读】 从前春水未涨之时,行船真是花尽了力气还走得很慢,今日已是满江春水,大船可以自由自在地行进了。比喻做学问必须功夫到家,才能有所突破。全诗为:“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向来:从前,往昔。中流:河流当中。自在行:自由自在地行进。
4.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宋•杨万里《小池》
【解读】 荷叶刚刚露出水面一个小小叶角,早有蜻蜓立在上边了。后用来比喻新生事物一出现,就为目光敏锐者所发现
……
第二节 材料的有机转化
1.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宋•李清照《绝句》
【解读】 活着的时候应当做人中豪杰,就是死了,也要成为鬼中的英雄。全诗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借兵败后宁死也不肯逃往江东的项羽,讽刺逃往江南、偏安一隅的南宋统治者。
2.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宋•苏轼《题王维〈兰关烟雨图〉》
【解读】 言既有诗情又有画意,感情、形象兼备。原文是:“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摩诘:唐代诗人、画家王维,字摩诘。
3.法拉第——“反过来试试看”的奇迹
丹麦人奥斯特发现导线上通电流会使附近的磁针偏转,法拉第由此想到磁铁也能使通电导线移动,于是他发明了电动机。后来法拉第又想到,电能生磁,反过来呢?他立刻做实验,最后终于发现磁也能生电,这一发现导致了发电机的诞生。法拉第的两次“反过来试试看”使大规模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