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选修《唐宋诗词鉴赏》知能优化演练+综合检测试题(18份)
- 资源简介:
唐宋诗词鉴赏
单元综合检测(一).doc
单元综合测试(四).doc
单元综合测试(五).doc
单元综合检测(二).doc
单元综合检测(三).doc
唐宋词第10课知能优化演练.doc
唐宋词第11课知能优化演练.doc
唐宋词第12课知能优化演练.doc
唐宋词第1课知能优化演练.doc
唐宋词第2课知能优化演练.doc
唐宋词第3课知能优化演练.doc
唐宋词第4课知能优化演练.doc
唐宋词第5课知能优化演练.doc
唐宋词第6课智能优化演练.doc
唐宋词第7课智能优化演练.doc
唐宋词第8课知能优化演练.doc
唐宋词第9课知能优化演练.doc
唐宋词模块综合检测.doc
一、语段阅读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汉江临眺
王 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1.对这首诗的颔联“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前人评论说“是诗家俊语,却入画三昧”。你认为前人的评价是否中肯?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一评论是十分中肯的。“三昧”本是佛家用语,古人用来指文学创作中的奥妙、诀窍或最高境界,这里是说王维用诗的语言创造出了形象鲜明的艺术画面:浩渺无际的汉水仿佛流到天地之外去了,浅淡迷蒙的山若隐若现,一幅疏阔淡远水墨画便如在眼前了。
2.简析颈联“浮”、“动”两个字运用的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浮”、“动”两个字用得极好,写出了诗人临江泛舟时,所见景物的特点及特有的感受。诗人所描绘的景象是泛舟所见,原来是江水波浪起伏,舟随波动,舟中人却产生了城邑、天空在动荡的错觉。诗人正是用这种错觉,写出了汉水阔大而又磅礴的气势。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3~4题。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孟浩然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3.这首诗的意境有什么特点?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意境深沉浑厚或雄浑苍凉,表达了作者深沉的思乡怀友之情。
4.诗的前两联写景选取了哪两个角度?请结合具体内容说说其好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前两联每联都是从听觉和视觉两个角度写景。首联先写使人愁的猿声,后写沧江急流景象;次联写风吹树叶的鸣声,后写孤舟的景象,从而写出了凄凉惆怅的情境。
二、语言运用
5.(2011年高考大纲全国卷)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谅解是一股和煦的春风,能消融凝结在人们心中的坚冰;
谅解是一场绵绵的细雨,能洗涤飘落在人们心头的尘埃;
谅解是一束温暖的阳光,能驱散积聚在人们心上的阴云。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例句都用了比喻,特别要注意前后语意相联。要做到内容合理、比喻贴切、句式相同。
答案:(示例)宽容是一盏明亮的路灯,能照亮徘徊在人们心里的黑暗;
宽容是一朵芬芳的鲜花,能驱走沉淀在人们心中的阴霾;
宽容是一首动听的歌曲,能驱赶累积在人们心头的乌云。
6.根据文意,依照画线句的句式,用举例的方法扩展语句。
翻开古往今来的诗词,你可以一一品味诗人们深切的思想感情,继而有所思,有所悟。读王维、孟浩然,你懂得了什么是钟情山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着,品着,你已经和诗人们融为一体了,潜移默化中提高了自己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答案:(示例)读杜甫、白居易,你懂得了什么是关心民间疾苦;读陆游、辛弃疾,你懂得了什么是爱国情怀。
一、基础考查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
一、语段阅读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相应问题。
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1.诗人写王濬攻破南京城时的情景,采用了什么手法?这一情景的描写看似怀古,其弦外之音又是什么?请作具体的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采用强烈的对比手法。其弦外之音是充满了对割据一方的藩镇势力的无情嘲讽,你看“王气”也好,“铁锁”也好,岂能挡住祖国统一的步伐?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2~3题。
金铜仙人辞汉歌
李 贺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
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
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
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2.“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这四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四句表达了作者感叹韶华易逝,人生难以持久的思想感情。
3.诗中的金铜仙人临去时“潸然泪下”所表达的主要是亡国之恸。此诗写作时间距唐王朝的覆灭(907)尚有九十余年,诗人何以产生兴亡之感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自从天宝末年爆发安史之乱以后,唐王朝一蹶不振。宪宗虽号称“中兴之主”,但实际上他在位期间,藩镇叛乱此伏彼起,西北边陲烽火屡惊,国土沦丧,疮痍满目,民不聊生。诗人那“唐诸王孙”的贵族之家也早已没落衰微。面对这严酷的现实,诗人的心情极不平静,急盼着建立功业,重振国威,同时光耀门楣,恢复宗室的地位。却不料进京以后,到处碰壁,仕进无望,报国无门,最后不得不含愤离去。此诗所抒发的正是这种交织着家国之痛和身世之悲的凝重感情。
二、语言运用
4.(2011年高考安徽卷)下面是某班黑板报上的一段文字。请参照上下文,在横线上仿写出恰当的句子。
我不想知道你的电脑多么高级,我只想知道它是不是你了解世界的窗口;
我不想知道你的语言多么华美,①________
……
一、语段阅读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1~2题。
蝉
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1.“故园芜已平”化用陶渊明的“田园将芜胡不归”,请解释“故园芜已平”这句诗的含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含意为家乡田园里的杂草和野地里的杂草已经连成一片,表达了作者思家归隐之意,透露出诗人的失意与悲凉心情。
2.有评论赞誉这首诗“咏物最上乘”,请简要分析诗中蝉的形象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首诗以蝉的饮露难饱指自己的清贫;蝉的徒劳鸣叫和树的无情寄托孤独凄凉的身世遭遇;借咏蝉以喻自身品质的高洁。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3~4题。
房兵曹胡马
杜 甫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3.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胡马的形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本诗生动地描画了一匹气势不凡的骏马的形象。首联写其出身、形貌不凡,颔联写其矫健敏捷,颈联写其忠诚勇猛。
4.前人说此诗是“为自己写照”(《读杜心解》),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结合这首诗的表现手法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同意。此诗咏马,前半写其形,后半写其神,看似写马,实是写人,它也像一个忠实的朋友、勇敢的将士、侠义的豪杰。杜甫正是通过对马的称颂来抒发对人的赞美之情,同时托物言志,借对忠诚勇猛、“所向无空阔”的骏马的歌颂来表达自己“万里可横行”、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二、语言运用
5.根据语意,在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
李白是仙,杜甫是圣。李白与杜甫一生都在燃烧,李白是天上的陨石,杜甫是人间的火种。李白诗如横笛,清丽悠扬;杜甫诗似直箫,深沉悲怆。读李白可以化解俗气、卑怯气、穷酸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读杜甫可以增强爱心 同情心 责
……
(说明:本试卷共23小题,时间:150分钟,分数:150分)
一、基础与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副增长 融会贯通
擘画(bò) 越俎代庖(páo)
B.独角戏 绵里藏针
讣告(fù) 一哄而散(hònɡ)
C.座上宾 轻歌曼舞
馄饨(dùn) 大腹便便(pián)
D.编者按 严惩不怠
唱和(hè) 吹毛求疵(cī)
解析:选B。A.副—负;C.饨读“tun”;D.怠—贷。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①位于山东省曲阜市的“三孔”,以悠久的历史、宏大的规模、丰富的文物珍藏、丰厚的文化________以及极高的科学艺术价值而著称于世。
②记者在北京博士后研究员________会上看到,卫生、交通等领域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很迫切。
③北大在长期发展和斗争________中形成的光荣传统和优良学风,生动地体现了中国人民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民族精神。
A.积聚 引见 里程 B.积聚 引荐 历程
C.积淀 引荐 历程 D.积淀 引见 里程
解析:选C。积淀:积累沉淀;所积累沉淀下来的事物多指文化、知识、经验等。积聚:积累。引见:引人相见,使彼此认识。引荐:推荐。历程:经历的过程。里程:发展的过程。
3.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防治手足口病是关系民生的大事情,”省领导在慰问患者及其他人员时说:“必须坚持生命第一的理念,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
B.要读懂陌生文言文,应先粗读文章,了解文章讲的是什么事件,(几件事、事件之间的联系)涉及的人物,(几个人,人与人之间是什么关系)作者对人物与事件
……
(说明:本试卷共23小题,时间:150分钟,分数:150分)
一、基础与运用(15分)
1.(2011年高考北京卷)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活性炭 韬光养晦 冗长(rǒnɡ) 恪尽职守(kè)
B.谐奏曲 咄咄逼人 怆然(chuànɡ) 怙恶不悛(qūn)
C.威慑力 暇不掩瑜 攫取(jué) 唾手可得(chuí)
D.笑咪咪 按图索骥 荒谬(niù) 返璞归真(pú)
解析:选A。B.谐-协,悛读“quān”;C.暇-瑕,唾读“tuò”;D.咪咪-眯眯,谬读“miù”。
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3分)( )
①暮秋时节,三五同伴相邀外行,满路歌声笑语,秋日的天空显得格外________。
②台湾当局向美国政府摇尾乞怜,显出一副________的奴才相。
③李先生________了这次大会,并做了精彩的发言。
④要积极鼓励有条件的乡村集体经济组织对本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给予适当________,但集体出资部分不得向农民摊派。
A.寥廓 十足 出席 扶持
B.辽阔 十足 列席 扶植
C.寥廓 实足 出席 扶植
D.辽阔 实足 列席 扶持
解析:选A。辽阔:辽远广阔,宽广空旷,多指地域。寥廓:高远空旷,多指天空。十足:①成分纯;②十分充足。实足:确实足数,只表示人、事物的属性或特征,具有区别或分类的作用。出席:有发言权和表决权的成员,有时也泛指一般人,参加会议。列席:指参加会议而无表决权。扶持:侧重于帮助、支持。扶植:侧重于培植。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如果说民生问题是“命脉”,腐败就是“毒瘤”。一方面,我们党要解决好群众的民生问题,取得广泛的支持拥护,另一方面,必须下大力气铲除毒瘤,永葆自身青春活力。
B.在我们眼里,像“股神”巴菲特这样的人住在高档别墅里天经地义,但这位世界第二富豪却住在一所靠马路的、没有院落的、在整个社区中属于最差、最朴素的房子里。
C.和老“海归”们相比,80后、90后小“海归”不再具有明显的就业优势,“海带”(归国待业)的增加与“海豚”(归国后窝在家里)的出现,更给他们带来不小的心理压力。
D.曲阜市“马上就办办公室”的照片在网络上的出现,引起社会的种种议论:这到底是真心为民?还是变着法子“作秀”?会不会问题没能解决,却浪费了大量行政成本?
解析:选C。A.“支持拥护”后的逗号应改为分号;B.应将“最差”后面的顿号去掉;D.“真心为民”后面的问号应改为逗号。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专家指出,强烈的地震极易引发海啸,沧海横流,巨浪奔腾,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威胁,应切实建立健全预警机制。
B.季老一生光明磊落、胸无城府,始终都保持了天真纯朴的本性,不求名,不为利,不媚上,不畏权;即使处在政治漩涡中,他也丝毫没有改变。
C.由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抑制房价的措施,素有金九银十之称的楼市,交易情况不瘟不火,价格继续僵持,在平淡中迎来了年内最后一个销售的关键期。
D.河南省针对“瘦肉精”的问题,明确规定了畜牧、商务、工商、食品药品、公安等相关部门的职责,要求各行其是,形成合力。
解析:选B。B.胸无城府:为人坦率,没有心机。A.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