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木叶”》ppt130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课件 / 必修五课件
  • 文件类型: ppt, doc
  • 资源大小: 17.7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5/1/17 20:56:2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9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查看预览图

木叶
2014年秋高中语文 3.9 说“木叶”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5.doc
2014年秋高中语文 3.9 说“木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5.doc
2014年秋高中语文 3.9 说“木叶”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5.ppt
2014年秋高中语文 3.9 说“木叶”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5.doc

  3.9说“木叶”
  【教学目标】
  Ⅰ、学习理解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质。
  Ⅱ、根据诗歌语言的特质,进行迁移,领略诗歌的精妙 之处,给同学如何鉴赏诗歌提供实感。
  ㈠、导入:
  各位同学,有个成语叫"一字千金"。对我而言,第一次领略到一个字的分量,是在小学三年级 的时候,一次作文评析课上。当时我对自己的文章充满了期待,希望能得到老师的赞赏。记得老师进来后的第一句话是"有一篇文章,我就冲它用了一个字,我给它打95分。打这样的高分,对我 来说,是极为难得的。"同学都充满了好奇,老师接着说"这个字就是一个'悟'字。我们的同学都说我学到了,我明白了,我懂得了一个道理,而这位同学却用了一个'悟'字,难能可贵。"这篇文章不是我的,在羡慕的同时,一个字在文章中的分量就深深的刻在了我的心上。文学作品中,一个字精妙与否,足以决定作品是流光溢彩,还是黯然失色。尤其是我们的古典诗词,用简短的几个字,造就的 却是丰富的情感与博大的意境。读后满口余香,却是妙处难与君说。这跟诗歌的语言是密不 可分的。今天,我们就通过《说"木叶"》一文,对中国古典诗词语言特质作一番探幽。
  ㈡、分析文章,引出诗歌语言特质:
  ⒈时至暮秋,《说"木叶"》一文此时出现可谓恰逢其会。一个简单的问题:请看窗 外,那绿色的,我们称它为什么?
  同学说那是树,我说那是木,可以吗?(请生物课代表告诉我,在生物学上,树与木有何区别?)
  用生物学的概念来说,两者没有区别。
  ⒉既然生物上的树与木无大区别,为何我们的同学却称之为树,鲜有称之为木呢?因为在我们的大脑里,树与木的形象是大不一样的,有同学能说说它们分别是怎样的形象吗?
  树:枝繁叶茂,青翠葱茏,蓬蓬松松--象一位圆润,丰满,婀娜的少女
  木:木头木板,干枯,孤单,笔直,黄褐色--象一位铮铮铁汉,象鲁迅
  (象姑娘还是象小伙子,象怎样的姑娘小伙子?)
  ⒊树与木这样的差别,主要原因在什么地方?
  树:有浓密青翠的叶子 一大片的树给人的感觉是饱满浓厚
  木:落光了叶子 一大片的木给人的感觉是空阔萧条,木让人联想到了落叶。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木的这个特征的呢?在文章第五段: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齐读这一段)
  总结:在文学领域,概念相同的两个字
  ……
  3.9说“木叶”
  一、基础训练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劳徕 赏赉 田莱 明眸善睐
  B.橘颂 菊花 焗油 局促不安
  C.惊厥 蕨菜 鳜鱼 猖獗一时
  D.砧板 苫布 针毡 阽危若是
  解析 A.莱lái,余读lài;B.全读jú;C.鳜ɡuì,余读jué;D.依次读zhēn|shàn|zhān|diàn。
  答案 B
  2.下列横线上所填的一组关联词语中,恰当的一项是(  )
  “木”__________让我们容易想起了树干,__________还会带来了“木”所暗示的颜色性。树的颜色,一般乃是褐绿色,这与叶还是比较相近的;__________“木”呢,那就说不定,它可能是透着黄色,__________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
  A.不但 而且 至于 而且
  B.如果  就   关于 或者
  C.不但  而且  那么  或者
  D.如果  那么  至于  甚至
  答案 A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近些天来,土耳其境内不断受到来自叙利亚的大炮攻击,为此,土耳其外长警告说:叙方的炮击,和宣战相去无几,我们绝不能坐视不理。
  B.企业的发展需要通才,所谓通才不是指万金油或叫作万应锭式的人,而是指能在技术研发、成本核算、外交沟通等方面都能挑大梁的人才。
  ……
  9 说“木叶”
  学习目标
  1.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进而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2.了解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
  3.借助在品味诗句时的审美体验,唤起对古代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发同学们奋发向上的精神。
  作家作品
  简历:林庚,著名学者、诗人。1937年后,历任厦门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教授,北大中国文学史教研室和中国古典文学教研室主任。在唐诗研究方面,他提出的最著名的论点是“盛唐气象”。
  代表作:《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是他多年研究楚辞的一部论文集;《春野与窗》《问路集》等六部新诗集及古典文学专著《诗人李白》《中国文学简史》等。
  资料卡片
  意境的塑造
  意境是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是抒情作品中呈现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及其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诗歌的意境是作者的心境和感受,“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就是这个道理。
  诗歌创作离不开意象,意象的选择只是第一步,是诗的基础;组合意象创造出“意与境谐”的诗的艺术境界才是目的。
  如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这首诗有如下意象:黄鹤楼、烟花、孤帆、长江等。这些意象组合起来便成了一幅融情于境的画面 :诗中没有直抒对友人依依不舍的眷念,而是通过孤帆消失,江水悠悠和久立江边若有所失的诗人形象,表达送别友人的深情挚意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