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念刘和珍君》ppt166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课件 / 必修一课件
  • 文件类型: ppt, doc
  • 资源大小: 4.39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5/1/17 13:44:3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6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查看预览图

记念刘和珍君
2014年秋高中语文 3.7 记念刘和珍君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
2014年秋高中语文 3.7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
2014年秋高中语文 3.7 记念刘和珍君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doc
2014年秋高中语文 3.7 记念刘和珍君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

  3.7记念刘和珍君
  第1课时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三一八”惨案及刘和珍等烈士的事迹,牢记革命先烈对社会的贡献。
  2、理解关键句子,深入领会作者“悲愤交加”的深沉情感。
  3、掌握反语、比喻等修辞方法。
  过程与方法
  1、合作探究,透过语言挖掘深沉含义。
  2、分析揣摩,理解疑难句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领略革命烈士身上的崇高品格,理解鲁迅先生的“斗士精神”,树立正确的是非观,提升人生境界。
  2、理解作者对文中三类人的态度及评价,感受作者深沉的情感。
  教学重点
  作者对革命青年的爱戴和赞颂,对反动派的控诉和揭露。
  教学难点
  时代背景的把握,疑难句子的理解。
  教学方法
  讲解法、探讨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文录音带
  教学时间
  安排三个课时
  大家知道这是写给谁的对联吗?(明确:鲁迅)对了
  这是鲁迅逝世时,他的友人埃德加。斯诺写给他的挽联,其中包含了先生的两部作品:
  明确:《呐喊》和《彷徨》。
  我们在小学和初中还学过鲁迅的那些文章呢?
  明确:有《少年润土》《三味书屋》《一件小事》《社戏》《故乡》等等。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大家都知道,今天的革命胜利是来之不易的,她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这些革命先烈们在不同的战场上谱写出了一曲曲英勇的壮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鲁迅先生为纪念1925年3月18日在北京为抗击军阀黑暗统治而英勇牺牲的刘和珍等爱国青年,声讨反动统治者的一篇战斗檄文《记念刘和珍君》,看看先生是怎样为革命、为正义、为青年呐喊的。
  二、整体感知
  (一)背景介绍
  192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蓬勃发展,在人民革命浪涛的冲击下,帝国主义扶植的段府摇摇欲坠。3月12日,为了帮助奉系军阀消灭当时倾向于革命的冯玉祥的国民军,日帝的两艘驱逐舰悍然进攻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后者
  ……
  3.7 记念刘和珍君
  自题小像
  鲁 迅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闇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鉴赏:灵台:心灵。出自《庄子•庚桑楚》:“不可内(纳)于灵台。”郭象注:“灵台,心也。”无计逃神矢,(神矢)爱神之箭。古罗马神话,爱神丘比特用箭射穿男女双方的心,两人就会相爱。作者在此借以表示自己深受革命浪潮的影响,激起了强烈的爱国热忱。“风雨如磐”比喻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反动统治,给中国造成深重的灾难。磐,扁而厚的大石头。(闇)通“暗”。故园:祖国。“寄意寒星”是说作者当时远在国外,想通过天上的寒星来寄托自己对祖国的怀念。这两句诗的意思就是:自己对祖国始终怀有无法抗拒的强烈情感,即便祖国已经是风雨飘摇,这种爱国的情怀也不会有丝毫动摇(反而会更加强烈)。
  “荃不察”出自屈原《离骚》:“荃不察余之衷情兮。”荃,一种香草,屈原将它比喻国君,这里借指祖国人民。作者认为,他的爱国热情还没有被当时的人们所察识。“我以我血荐轩辕”,轩辕即古代传说中的黄帝轩辕氏,中华民族的文明始祖。司马迁《史记》从黄帝开始记述,所以人们常用轩辕指祖国。这两句诗的意思就是:我将这份热忱告诉祖国的同胞,但同胞们却全无察觉,我愿意牺牲我自己来唤醒同胞的自觉!
  鲁迅“弃医从文”确立了他一生的奋斗目标,其源概出于“我以我血荐轩辕”所表露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我以我血荐轩辕”是《自题小像》诗的爱国主义感情的升华,也是青年鲁迅鸿鹄之志的写照,更是鲁迅先生矢志不渝、毕生实践的人生格言。
  1.下列加点的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寥落(liào) 黯然(àn) 攒射(cuán) 喋血(dié)
  B.浸渍(zì)  噩耗(è)  不惮(dàn)  立仆(pū)
  C.菲薄(fēi)  踌躇(chóu)  血痕(hénɡ)  赁屋(lìn)
  D.诧异(zhà)  桀骜(jié)  屠戮(lù)  长歌当哭(dànɡ)
  解析:A项,“寥”应读liáo;C项,“痕”应读hén;“菲”应读fěi;D项,“诧”应读chà。
  答案:B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长歌当哭 广有羽翼 目不忍视 同仇敌忾
  B.风餐露宿 芸芸众生 惊心动魄 默无声息
  C.黯然泣下 暴殄天物 陨身不恤 人生惨淡
  D.阴谋诡计 逆来顺受 绿草如茵 迥然不同
  解析:C项,陨身不恤-殒身不恤。
  答案:C
  3.在下面文段中依次填入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我已经说过: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料之外。一是当局者________这样的凶残,一是流言家________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________如是之从容。
  A.竟至 竟会 竟能  B.竟能 竟至 竟会
  C.竟会 竟至 竟能  D.竟能 竟会 竟至
  ……
  3.7 记念刘和珍君
  学习目标
  (1)了解鲁迅的生平及本文的时代背景。
  (2)理清思路,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
  重点 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内容。
  难点 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内容。
  环节 导学内容及方法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 由鲁迅导入 倾听 讲述各名人对鲁迅的评价
  学  习  新  课 自  主  学  习   一.作者简介:
  鲁迅(1881.9.25—1936.10.19),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为豫才,浙江绍兴人。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1918年5月)始以“鲁迅”为笔名。他的著作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等16部。   鲁迅的小说、散文、诗歌、杂文共数十篇(首)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等,已成为家喻户晓的艺术形象小说《祝福》、《阿Q正传》等先后被改编成电影。北京、上海、广州、厦门等地先后建立了鲁迅博物馆等,同时他的作品被译成英、日、俄、西、法、德等5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拥有广大的读者。  鲁迅以笔为武器,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现代文学的旗帜,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