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扼住命运的咽喉》教案2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1960字。
揭阳第三中学教案表
课题 扼住命运的咽喉
课型 拓展
教学
目标 1、了解贝多芬一生的重要事件。
2、学习并体会评传的写作特点。
3、了解贝多芬充满磨难而又始终挑战命运的奋斗的一生。
4、引导学生感悟和学习贝多芬那种敢于“扼住命运咽喉” 的大无畏精神。
5、培养学生树立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面对挫折决不低头,为实现美好理想勇往直前生活下去的坚定信念。
重点
难点 引导学生感悟和学习贝多芬那种敢于“扼住命运咽喉” 的大无畏精神。培养学生树立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面对挫折决不低头,为实现美好理想勇往直前生活下去的坚定信念。
教具
准备 多媒体 课时
安排
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与学法、学情
一 初识传主
(Beethoven,1770—1827)德国著名的作曲家、钢琴演奏家、指挥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他一共创作了9首交响曲、35首钢琴奏鸣曲、10部小提琴奏鸣曲等。这些作品对音乐的发展都有着深远影响,因此被尊称为“乐圣”。 二 作者简介
罗曼• 罗兰:(1866——1944)法国作家、音乐学家、社会活动家。主要传记作品: 《甘地传》和三位名人传:《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 和《托尔斯泰传》。1915年,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三 整体感知
节选部分写的是贝多芬哪个阶段的哪些人生经历?
四 课文研析
(一) 扼住命运的咽喉”之一: 艰苦的童年
思考1:贝多芬的童年生活对他后来的生活、事业有什么影响? 使贝多芬过早地承担起生活的重担,这培养了他强烈的责任感、坚强抗争的意志以及独立的精神;而当时他体会到的痛苦、孤独、无助,或许是他阴郁性格的根源。 思考2:为什么要大篇幅写贝多芬的故乡的美丽呢?
大自然滋养了贝多芬细腻温柔的情感,在不幸的生活中,他从自然的美丽中得到了安慰,尤其是他美丽的故乡,莱茵的歌谣便是他苦难的心灵的药 。他音乐中宽广的意境和淳朴的旋律都来源于大自然的灵感。 (二) “扼住命运的咽喉”之二:耳聋
思考:贝多芬在事业顺利发展的时候耳朵聋了,他是如何面对这次打击的? 瞒着——隐忍——绝望地告诉朋友(“我却愿和我的命运挑战”)——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