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德阳市2015届高三第一次诊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21题,约17720字。
四川省德阳市2015届高三第一次诊断考试
语 文 试 题
【试卷综析】四川省德阳市2015届高三第一次诊断考试试题的命制严格遵循了《课程标准》和国家考试中心新颁布的2014年《考试纲要》的要求,准确把握了高考的命题方向,突出了语文学科的主干知识和考生能力的考查,导向准确,有很强的仿真性和实战性,体现了发现问题和诊断调整的检测要求。试卷总体难度接近2014年的高考,没有偏、怪之类的题目,并且有一定的梯度。
整体来看,具有以下特色。
第一,题型稳定。词语、病句和连贯题等常规题型依然存在,与高考完全一致,文本类阅读依然采用选考题,适合不同考生去选用。。
第二,所选素材具有很强的文化信息和较强的现实感。如论述类文本就选了“巴蜀文明”,既有文化的内涵,又有现实的意义;文学类文本阅读选了《我知道自己丢了什么》,富有生活哲理,又有一定的思想深度。
第三,注重学生能力考查。表达题都强调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在考查考生语言表达连贯能力同时,还注重考生概括能力的和分析能力的考查。
第四,作文题选择材料作文“生命的意义”,对学生来说很有现实意义,考生较易找到立意,不易跑题。
应该说,这份试卷有助于高考考生临考前的备考,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题文】A0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巨擘(bù) 脖颈(gěng) 龃龉(yǔ) 扪心自问(mén)
B.痈疽(jū) 豆萁(jī) 僭越(jiàn) 呶呶不休(náo)
C.刹那(shà) 粮囤(dùn) 枕藉(jiè) 莺啼鸟啭(zhuàn)
D.强劲(jìng) 濒临(bīn) 烘焙(bèi) 波光潋滟(liàn)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能力层次为A(识记)。
【答案解析】D 解析:A项,“巨擘(bù)”应为“巨擘(bó)”;B项,“豆萁(jī)”应为“豆萁(qí)”;C项,“刹那(shà)”应为“刹那(chà)”。
【思路点拨】容易误读字的辨读方法:①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由于习惯原因,尤其是方言的原因,人们在生活中常常无意识地把一些字“约定俗成”地读错。②分类整理,适时复习。我们平时要有意识地注意这些习惯性误读字。一是注重分类整理。注意收集生活中的习惯性误读字,从易错点入手分声母、韵母、声调三类进行整理。二是讲究即时记忆。一经发现,即时记忆,今天掌握一点,明天掌握一点,积少成多,不能等收集到一定的量才去突击强记。三是注意适时复习。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拿出来看看、读读,反复记忆,加深印象,直到真正掌握。
【题文】B0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喝彩 笑眯眯 悬梁刺股 各行其事
B.坐落 敲竹杠 不胫而走 长年累月
C.既使 放暗箭 截长补短 因噎废食
D.发轫 暴冷门 关怀备至 积毁销骨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能力层次为A(识记)。
【答案解析】B 解析:A项,“各行其事”应为“各行其是”;C项,“既使”应为“即使”;D项,“暴冷门”应为“爆冷门”。
【思路点拨】如何辨析熟语中的易错字:①结构分析法。对四字成语中的错别字,可以根据词语结构,借助词语中相关汉字的对应关系来判断有没有错别字。②溯流探源法。有许多词语尤其是成语往往都有一定的来源,如古代寓言、历史故事、文史典籍等。不了解出处及特定的文化内涵容易望文生义导致误写。所以要识记典故及文化常识需结合其最初的来源。③词义代入法。对有些成语中个别字字形的辨析,还可以采用“词义代入”鉴别。④牢记熟读法。对有些熟语、成语,由于年代久远,或有通假现象,或因其他原因,有些字看似不合现代汉语规范,又一时难以解释,就只好牢记熟读。
【题文】D0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投资者出于对欧洲债务危机的担忧加剧,导致纽约股市大幅下跌。看来,欧洲债务问题,不只是欧盟27个国家的事,而是全球经济的大事。
B.年末将至,商家大战又将上演,个别商家特意在一些媒体上打出“凡在本店购货满一千元者,本店将惠赠一份精美礼品”的广告来吸引顾客。
C.现在的一些图书内容庸俗,可令人担忧的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