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海宁市第一初中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性测试八年级语文试卷
- 资源简介:
有21道题,约5930个字。
海宁市第一初中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性测试
八年级语文试卷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18分)
1. 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在八年级的课文中,我感受到了“爱”这种博大的感情,从而陶yě ▲了自己的情操:鲁迅先生在文字中qǐ ▲愿仁厚黑暗的地母永安阿长的魂灵,朱自清先生在文字中回忆suǒ ▲屑往事怀念父亲的背影,杨绛先生在文字中表达对老王的愧zuò ▲之情……
2.古诗文名句默写。(8分)
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⑵▲,林空鹿饮溪。
⑶《归园田居》中▲,▲。表明作者要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污浊的现实中失去自我。
⑷《渡荆门送别》中借故乡之水的深情厚谊,表达对故乡思念之情的语句:
▲,▲。
⑸请写出抒发作者爱国情怀的古诗文名句:▲,▲。
3.名著阅读。(从3小题中任选2题作答)(4分)
⑴从这一天起,他把整个身心扑在这部书的创作上,他缓慢地,一行又一行,一页又一页地写着。他忘却一切,全部身心都沉浸在书上的人物形象中,也初次尝到了创作的艰辛……
语段⑴选自小说▲,“他”是作者▲真实生活的写照。
⑵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藐视。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我早觉得奇怪,注意着他的了,到这时才打听别人:说这话的谁呢,有那么冷?
语段⑵中的“他”是▲(名字)。作者写此文表达对“他”▲的感情。
⑶两壶热茶喝下去,他心里安静了些。茶由口中进去,汗马上由身上出来,好像身上已是空膛的,不会再藏储一点水分。他不敢再动了。
语段⑶中描写的“他”是▲,“他”的最大的梦想是▲。
4.下列选项中加点词意义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或王命急宣(有时)寻(寻找)病终
B.仅(只)如银线未复有能与(欣赏)其奇者
C.仍怜(可怜)故乡水湖中焉得更(还)有此人
D.湖中人鸟声俱绝(消失)寻向所志(做标记)
二、现代文阅读(20分)
(一)爬树的男孩(11分)
尼古拉斯•保罗(英国)
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偷偷爬上那棵猴面包树,这是拉瓦一天中最期待的时光。可惜,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仅仅只是两三分钟,耳边便会响起一声熟悉的口哨声,有人来了,他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回到营房。
“看到了什么?”刚刚躺下,安德烈便拖着瘸腿凑过来问道。拉瓦不想回答,但安德烈就是那个吹口哨的人。两人约定,拉瓦每天爬上树冠看看周围,看看远方,下来之后再把看到的新鲜事儿告诉放风人,也就是安德烈。三年了,两人还算默契,在这座死寂的集中营,每天都有人因为严厉的禁锢而自杀,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