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山中避雨》学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语文版 / 初中教案 / 七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6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7/24 15:25: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88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000字)
真实姓名:程立新 单位:皖合肥市第三十中学
            3.山中避雨
 自学方案
1. 本文的主旨是什么?(乐以教和)
2. “乐以教和”是什么意思?(音乐可以调节心绪、陶冶情操,还有助于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人们和谐相处。)
3. 作者为什么会有“乐以教和”这种体验呢?(是音乐使两个女孩转忧为喜,是音乐使得萍水相逢的青年人聚拢在一起,音乐的感染力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彼此相处更和谐。)
  4.两女孩前后的心境以及“三家村”的前后气氛有什么变化?(女孩:怨天尤人,苦闷万状   很喜欢、和歌来唱(欢乐)三家村:雨越下越大,寂寥深沉  引得众人都来,青年们齐唱—闹的温暖)
 听课方案
老师板书
               山中避雨(丰子恺)

      我          主题      女孩

“因游山遇雨,觉得扫兴”     乐      怨天尤人
     
“寂寥而深沉的趣味牵引我的感兴,       
觉得比晴天游山趣味更好”     以      苦闷万状

拉胡琴,体验到“有生以来,
没有尝过今日般的音乐的趣味。”   教      欢喜 和唱

与山村青年依依不舍        和     无比快乐
课堂导学
1.两个女孩为什么说:“你会拉的?你会拉的?”若改为“你会拉吗? 你会拉吗?”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解析:“你会拉的?你会拉的?”能充分表现出两女孩想听“我”拉琴的急切和兴奋的心情,若改了,表达效果就减弱了。
2.作者在写自己拉琴时,为什么要插入自己以前学拉琴的经过呢?
解析:为后面“引得三家村里的人都来看”做了铺垫,也说明了“我”拉琴拉得特别好的原因。
3.“三家村里的青年们也齐唱起来,一时把这苦雨荒山闹得十分温暖”句中“闹”能否换为“变”?“温暖”有何妙处?
解析:“闹”点明了音乐的魅力,写出了当时无拘无束的热烈气氛。 “温暖”既写环境的温暖,又写作者内心的温暖,表达了他的欣喜之情。
4.怎么理解“有生以来,没有尝过今日般的音乐的趣味。”?
解析:作者在山中避雨时,感受到这次拉琴与歌唱,十分自然而真挚,是音乐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大家相处得如此和谐,所以他认为“有生以来,没有尝过今日般的音乐的趣味”。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