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石吟》ppt128
- 资源简介:
共38张。有教学设计,约1940个字。
化石吟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2.理清诗歌结构,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
3.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学习重点:
1.感受诗歌的思想感情,体会诗歌节奏韵律之美;
2.调动学生的课外积累,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木鱼石的传说》“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精美的石头会说话……它诉说善良……它讲述美好”石头真的会向我们讲述美好的传说吗?让我们怀着好奇共同来研读科学抒情诗歌《化石吟》。
(一)明确学习目标。
(二)解题。
(二)检查学生预习字词的情况。
骸骨、乌有、裹藏、葱茏、幽雅、造物主、海枯石烂、日转星移
二、整体感知
(一)范读课文(或放录音带)。
(二)学生体会,思考下列问题(投影显示)。
1.概括诗歌的主要内容以及表达的主要思想感情。(写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展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赞美了自然的神奇和人类的伟大。)
2.诗歌可以分为哪几个层次?结构上有何特点?
(明确:第1、2节为一层,通过一连串的问句,引发读者的想象;第3—6节为第二层,第3节,肯定生物进化理论,否定造物主的存在;第4节,化石中“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为科学家研究生物提供了必要条件;第5节,经过海枯石烂、日转星移,生命由低级逐步向高级发展;第6节,赞美大自然是“高明的魔法师,卓越的雕刻家”;第7节,第7节为第三层,回应第1、2节。结构上首尾呼应,通过化石我们可以了解生物的进化。)
3.请你说说诗的第二节和最后一节构成什么关系,这样写好在哪里。
(明确:“逝去万载的世界又重现”照应“逝去万载的世界可会重现?”,“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话”照应“沉睡亿年的石头能否说话?”,“你讲的故事多么令人神往、惊讶”照应“请向我一一讲述那奇幻的神话”。这样写,有放有收,前后照应,使全诗结构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