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描写手法鉴赏教案
- 资源简介:
约6330字。
古典诗词描写手法鉴赏教案
规范描写手法答题步骤:
第一步,先准确指出诗歌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
第二步,结合诗句具体分析,作者描写了什么内容,是如何进行描写的;
第三步,简析这各手法的作用,即有效塑造出了怎样的形象,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或表达了怎样的主题。
常考描写手法:
一、正面侧面 二、虚实相生
三、动静结合 四、渲染烘托
五、细节白描 六、视角变化
七、色彩对照
主要手法讲解:
一、侧面烘托:用对其他事物的描绘来烘托所要着力表现的对象。从而使这一对象的特点更加形象突出。能充分调动读者的想象与联想能力。
例:
1、《陌上桑》:对秦罗敷美貌的描写
2、《琵琶行》: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二、虚实相生(请参阅《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
“虚实相生”是中国画的传统技法,也是诗词重要的表现手法。诗词中的“虚”,是指作者通过感觉、联想或想象而虚拟出来的,眼前看不见、摸不着而又从字里行间能体味出空灵境界中的虚物、虚象、虚景、虚境,也即心中之景、想象之景;诗词中的“实”,是指作者描写客观世界中实实在在存在的实象、实物、实景、实境,也即眼前之景、可观之景。
觉见虚景:
纯粹想象之景,此是虚景之根本。后三者也均从想象出发,但相对特殊。
鬼怪世界,仙府梦境:李白《梦游》
往昔未来:
苏轼:《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