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古诗赏析专项训练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初中试卷 / 七年级上册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7/16 20:19: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82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6146字。

苏教版七年级上古诗赏析专项训练
江苏 周俊根
地址:江苏省东台市台南中学(224214)
电话:013584764117
电子信箱:mlzssj@tom.com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对这首诗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次北固山下”的“次”是“停泊”的意思。北固山在镇江北边,三面临江。
B.“客路”即“旅途”。第一句指明了作者要去的路途,第二句交代了乘舟而来的情况。
C.“潮平”指潮水上涨,水与岸平。“风正”指风向既顺,风力又不猛。
D.“归雁洛阳边”意即我想学北归的大雁 ,回到故乡洛阳。
2.关于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以对偶句开头,既不同一般,又工整明丽,“青山”“绿水”给人眼明心亮的感觉。
B.三、四两句进一步把人带到一种和平宁谧的环境里,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显得天地宽阔,更使人胸襟开朗。
C.五、六两句写海上红日冲破黎明前的黑暗,江边春意赶走垂尽的旧腊残冬,不仅意象美妙,还蕴含一种生活哲理,突现了新生事物的强大生命力。
D.最后一联抒发了作客他乡的深深愁绪,可知前面六句所写明丽的江南景色,都是为最后一联作反衬的。
3.最后两句表现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4.赏析名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并试说出其中寓含的哲理。
5.赏析“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写景妙处。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1.指出理解不当的一项(     )
A.这首诗描写了清晨寺后禅院的清幽脱俗的精致,流露出颇为浓厚的禅隐倾向。
B.“曲径通幽处”引发人丰富的联想与思绪,暗示的意义多于实写的意义,成为“诗眼”。
C.“曲径通幽处”的“曲径”改为“竹径”更好,落实而明确,免得非非之想。
D.一个“悦”字,也表现了作者从大自然万物和谐的景象中感受到的欢愉。
2.多版本将“曲径通幽处”改写为“竹径通幽处”,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
3.“悦”“空”两个词有什么表达作用?
4.这首诗的中间四句,静观景物,妙察物趣,为历代许多人所赞赏,试分析其作者从中司悟到的情趣。

赤 壁
杜牧
沉舟折戟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从体裁看这是一首    诗,从内容看这是一首    诗;诗中前两句由          
引出“认前朝”——“三国赤壁”,为后两句作铺垫。     
2.后两句议论感慨,一反传统看法,认为若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胜者可能就是曹操,表达了作者认为                      的政治见解和独到的史识。 
3.诗中的“周郎”是指《三国演义》中的哪位英雄人物?诗人杜牧和谁合称“小李杜”。
4. 全诗最精彩的是久为人们传诵的末二句,这二句议论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这首词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语言特点怎样?
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两句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