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晚秋》ppt1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高中课件 / 选修课件
  • 文件类型: ppt, doc
  • 资源大小: 1.04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4/11/19 17:23:2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94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查看预览图

共31张。有教学设计,约1190个字。

  《长安晚秋》教案赵嘏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赵嘏及其代表作品。
  2、了解诗歌的含义,体会诗歌的意境。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长安晚秋》景物描写的层次感和诗人凄清的情感基调。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5’
  1、指名学生背诵《无题》。
  二、新授25’
  (一)简介作者
  赵嘏,字承祐,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市)人。杜牧赞赏他“长笛一声人倚楼”,因此人称“赵倚楼”。今存诗二百多首,其中七律、七绝最多且较出色,他的七言律诗清圆熟练,颇多佳句。
  (二)指导学生自由低声读课文,圈点难字生词,结合注释理解课文。
  (三)检查自学成果。
  1、解释下列词语
  (1)云物(2)拂曙
  (3)动高秋(4)横塞
  (5)紫艳(6)红衣
  2、指导学生逐字逐句讲解全诗。
  (四)分析鉴赏
  1、作者在诗歌中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的?
  (1)首联“云物凄凉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写的是长安全景还是局部之景?为什么?“凄凉”二字有什么作用?
  投影示:
  ①总览长安的。这是诗人在一个深秋的拂晓,凭高而望的情景。眼前凄冷清凉的云雾缓缓漂游,全城的宫观楼阁都在脚下浮动,景象迷蒙而壮阔。
  ②诗中“凄凉”二字既属客观,也属主观,秋意的清冷,衬托出了心境的凄凉。正是这两个字,为全诗定下了凄凉、伤感的感情基调。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