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之诗歌鉴赏专题
- 资源简介:
约3680个字。
中考语文之诗歌鉴赏专题练习2014、11、4
诗歌内容庞杂,为了化繁为简,便于把握、理解和记忆,我们给诗歌按内容分类梳理。诗词曲大致分为5类,即:①描绘自然山川美景,田园风光,赞美祖国河山,热爱自然;②表达报效祖国的抱负,抒发壮志未酬的情怀;③表达思念故乡、思念友人的情愁别绪;④抒发伤时惆怅、表达志趣心境;⑤揭露剥削阶级的横征暴敛,同情劳动人民的苦难遭遇。
诗词是情感的产物,诗人的情感往往借助景、物来表达,这时的景和物成了诗人思想感情的载体,这就是意象。欣赏时要通过领悟诗歌意象的寓意,把握诗歌的内容、感知诗人的情感,从而进入诗词的意境,领会诗词的主旨。
考试时有可能考表现手法,有可能考修辞手法。初中学生对古诗词的表达技巧了解的不多,因此,首先要掌握一些基本术语,了解常见的古诗词艺术手法,为古诗词的鉴赏作好充分的知识准备。
(一)抒情方式:直接抒情、间接抒情(①借景抒情;②寓情于景,情景交融;③用典抒情)
(二) 表现手法:1、衬托;2、虚实相生,动静结合;3、对比4、托物言志5、侧面烘托6、以声衬静等。
7、借景抒情8、寓情于景,情景交融9、运用典故10、以物喻人
(三)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对偶、夸张、设问等。
(四) 描写角度: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
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五)观察角度:平视、俯视、仰视
诗歌鉴赏方法点拨:
1、从分析诗词题目入手。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题目有时能揭示诗词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等,所以可以作为诗词解读的切入口。认真分析诗词的题目会给我们整体把握内容提供一些重要的提示。例如《送友人》、《四块玉•别情》、《诉衷情》、《望洞庭湖送张丞相》、《水仙子•咏江南》等,从标题即可以感知诗词内容和感情基调。
2、从作者的背景入手。了解一些诗人(词人)所处的社会背景以及个人境遇。例如李白、杜甫、苏轼、辛弃疾、陆游等重要诗人词人,尤其应该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