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教学设计12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三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4/10/18 19:32:2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01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6930字。

  《琵琶行并序》教学设计(第1课时)
  北京师范大学 张艳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积累词语,掌握重点字词读音及字义,并灵活运用。
  (2)进一步掌握鉴赏诗歌思想情感和艺术特色的方法和技巧。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并能够准确默写。
  2.过程与方法
  (1)诵读法:加深课文理解。
  (2)合作探究:给予学生思考空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启示法:多角度思考问题。
  (4)比较阅读法:注重知识的迁移、运用。
  (5)借助教材和多媒体等教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通过鉴赏诗歌的情感美和形式美,树立审美情趣。
  【设计思路】教学三维目标的设定,依据的是文本、课后练习、教参和单元目标。
  教学重难点
  诗歌的叙事艺术以及音乐描写特色。
  【设计思路】主要基于学生课前预习情况的反馈,并参考多方资料,提取了这两个核心要点。
  课型:新授课
  课时:2课时
  【设计思路】课时安排为2课时,前提是有课前预习。
  教案概述
  《琵琶行并序》选自语文人教版高一必修三第二单元第六课,属于阅读鉴赏课,这个单元均是唐代诗歌,是唐代不同阶段的代表作,展示不同诗歌艺术特色,既注重时代横切面,亦注重纵向比较,这也是需要师生共同树立的单元观。单元目标是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情境,树立背景意识和审美情趣,把握好朗读和背诵,所以,此次课的教学设计要紧扣单元目标。此外,教学设计要事先结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里的相关要求,课标的第二部分──课程目标,就指出“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必修三是高一下学期的课文,高一学生初具理性思维,也有相关的诗歌学习基础,所以这次课以教参为辅助资料,侧重文本逻辑层次,题目设计多是鼓励学生发散思维。文本内容主要是借与“天涯歌女”的偶然相逢,唱出“沦落天涯”的悲慨。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叙事和音乐描写上。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整体感知
  一、课文导入
  以后人所做关于“高山流水”诗歌“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势利交怀势利心,斯文谁复念知音!伯牙不作钟期逝,千古令人说破琴。”引出知音话题,进而进入本篇课文。
  【设计思路】“高山流水”的故事,学生学过,以学生所熟知的旧知识来引发新知识,契合学生心理,同时,文本思想内涵的一面“知音之遇”,学生通读文本是可以体会到的,这与学生课前的预习小成就暗合。
  二、文体基础知识──“行”
  《琵琶行》原作《琵琶引》。白居易还有作品《长恨歌》。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