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音共鸣——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教案4
- 资源简介:
约8650字。
《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教案
金沙一中语文组 傅友德
教学目标:
1.学习准确表达自己的心灵感悟 ,掌握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的基本方法,学会运用细节描写,让动人的瞬间永恒。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意识,懂得如何发掘生活中的感动点,并用恰当的写作方式表达出来。
3.培养学生勤观察、勤纪录、勤思考的习惯,学会做生活的有心人、有情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本单元的教学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敏感,学会发掘生活中的感动点,懂得从自己的生活储备中提取曾经触动心灵的人和事,并借助一定的写作手法表达出来。
生活就像那波澜不惊的海,只要我们用心灵的眼睛去注视每一朵浪花,我们就会发现每一朵浪花里都藏着一个故事,而每个故事都会给我们一份感动,而我们把这份感动借助于一定的表达技巧叙述出来就是一篇感动人心灵的好文章。所以要写出打动读者的文章,作者自己内心必须先动情,让心与物产生心音共鸣,才能写出最触动心灵的人和事。同学们,在你的生命历程中有过感动吗?不妨说出来与大家共享。
二、学生自由发言,畅谈自身感受
教师小结:
刚才同学们畅谈了自身生命历程中的种种感动,捕捉到生活中那么多动人的瞬间,如果我们把这些动人的故事用书面语言表达出来,相信定能感动读者。由此可见,要写出感动人心的文章,首先应该把自己的目光投向生活的海洋,并思考种种生活现象背后蕴含的情与理,从中发现生活的精彩,收获心灵的感动。(板书 生活:观察生活 思考生活)
现在我们来做一道情境测试题:假如在大街上有一位70多岁缺乏生活能力的乞丐正在行乞,你会怎样对待他?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作法或看法。
教师讲述屠格涅夫与乞丐的故事:有一次,屠格涅夫走在大街上,迎面遇见一个乞丐,那是一位衣衫破旧的老人,他弯着背,伸出一只枯瘦的手:“老爷,行行好吧!”屠格涅夫把手伸进大衣口袋,突然发现自己忘了带钱包。他的手慢慢从口袋里抽出,握住乞丐的手说:“兄弟,对不起,真的对不起!我身上没有钱”。而那位老乞丐早已经热泪盈眶,哽咽着说:“兄弟,够了,有这点就足够了。”
屠格涅夫并没有给乞丐一分钱,为什么老乞丐会泪流满面?
屠格涅夫对他的爱和尊重让老乞丐找回了自己丢失已久的做人的尊严,爱和尊重并不需要理由,只有我们拥有了爱和尊重,我们才会去经营感动,才会收获感动,才会产生情感共鸣,才会使我们的灵魂得到升华。
(板书 心灵:共鸣 升华)
三、阅读《地震中的父与子》,思考文后问题,明确怎样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地震中的父与子
(美)马克•汉林
在混乱和废墟中,一个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便冲向他7岁的儿子上学的学校。他眼前,那个昔日充满孩子欢声笑语的漂亮的三层教室楼,已变成一片废墟。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跪在地上大哭一阵后,他猛然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他知道儿子的教室在楼的一层左后角处。他疾步走到那里,开始动手。在他清理挖掘时,不断地有孩子的父母急匆匆地赶来,看到这片废墟,他们痛哭并大喊:“我的儿子!”“我的女儿!”哭喊过后,他们绝望地离开了。有些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