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难》教学案例及反思
- 资源简介:
约3190字。
《蜀道难》教学案例及反思
一、指导思想
李白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蜀道难》是他最具浪漫主义色彩的代表作。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李白及其诗作的特点。通过多样形式的诵读,体会诗作的情感,感受诗歌的声韵美,意境美,情感美。对于古诗文的教学,最有效的方法是诵读。“书读百遍,其意自见”,因此我将此课的主要教学方法定为诵读,在指导诵读的基础上理清思路,背诵全文。
二、教学实录及解说
1)导入
师:你们学过李白的哪些诗歌?将其中的名句背出来。
生1:《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生2:《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生3:《望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生4:《行路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师:那么李白的诗歌有什么特点呢?
生1:运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
生2:还有瑰丽神奇的想象。
生3:善于抒发对理想 世界的热烈追求,语言热情奔放。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这些就是李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的特点。你们想知道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是如何评价李白的吗?他说:“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他又说李白“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清新俊逸”也是对李白诗风的概括。
(评价: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如唱戏前的锣鼓一样,未开台先叫座。我的导入虽简单,但联系了已有的知识,激活了学生的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