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秦论》学案8
- 资源简介:
过秦论
《10 过秦论》第六课时学案(教师用).doc
《10 过秦论》当堂检测.doc
《10 过秦论》第六课时学案(学生用).doc
《10 过秦论》第四课时学案(教师用).doc
《10 过秦论》第四课时学案(学生用).doc
《10 过秦论》第五课时学案(教师用).doc
《10 过秦论》第五课时学案(学生用).doc
《10 过秦论》第一课时学案(教师用).doc
《10 过秦论》第一课时学案(学生用).doc
《10 过秦论》典型例题讲解.doc
《10 过秦论》基础知识及其运用1.doc
《10 过秦论》基础知识及其运用2.doc
《10 过秦论》练习.doc
《10 过秦论》同步百分测验.doc
《10 过秦论》同步练习.doc
《10 过秦论》文言知识归纳.doc
《10 过秦论》语句特点拓展资料.doc
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生平及作品背景
2、能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初步了解课文
一.你了解作者吗?泰国建立前后的背景是什么样的?
1.文学常识填空
1)《过秦论》的作者是____________,他是_________(朝代)杰出的__________家
和________家。“过秦”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
2)“战国七雄”指的是哪些国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了解什么是“合纵连横”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春秋四君子都有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自读一遍课文,将你读不准的字写在下面的表格中
2.你能准确的写出下列字的字音吗?请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3.通读文本后,回答下列问题
1)从文题看,本文属于何种文体?从文章本身看,行文中何种文体的所占比例较大?这是怎样的一种写作方式?
……
学习目标:能够解释重点实词、虚词和辨析句式。
复习巩固:根据你读后的理解,回答下列问题
1)从文题看,本文属于何种文体?从文章本身看,行文中何种文体的所占比例较大?这是怎样的一种写作方式?
2)本文全篇运用了对比的方式进行论证,请你举出三个对比的例子。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赢粮而景从( ) 2.以愚黔首( ) 3、逡巡( )
4、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 5、序八州而朝同列( ) 6、叩关而攻秦( )
7、揭竿为旗( ) 8、因遗策( ) 9、膏腴之地( )
10、亡矢遗镞( ) 11、瓮牖绳枢( ) 12、据崤函之固( )
13、履至尊( ) 14、以致天下之士( )
四.写出下列古今异义词的古今义
(1)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古: 今: );(2)流血漂橹(古: 今: )
(2)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古: 今: );(4)九国之师(古: 今: )
(5)赢粮而景从(古: 今: ) (6)以为桂林、象郡(古: 今: )
(8)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古: 今: )(7)于是六国之士(古: 今: )
五.选作题:指出下列句子特殊句式的类型
1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
一、下列词语中加横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甿隶(méng) 万乘(shèng) 锄耰棘矜(yōu qín)
B.鞭笞(chī) 从散约败(zòng) 瓮牖绳枢(yǒu)
C.隳名城 (huī) 蹑足行伍 (háng) 度长絜大(dù jié)
D.以窥周室(kuī) 亡矢遗镞(shǐ iú) 逡巡(qùn)
二、下列词语中加横线字的音、义都正确的一组是()
A.蒙故业(méng承接) 膏腴之地(gāo yú肥沃)
B.履至尊(lǚ实行) 振长策(cè马鞭子)
C.瓮牖绳枢(yǒu窗户) 鞭笞天下(chí打)
D.制其弊(bì疲惫) 逡巡(jùn xún徘徊)
三、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蒙故业,因遗策(前代的策略) 因利乘便(因为)
B.合从缔交相与为一(一体) 奋六世之余烈(余威)
C.追亡逐北(溃败的军队)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揭开)
D.将数百之众(率领) 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坚固的城)
四、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 )
A.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B.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C.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 内立流度,务耕织。
D.秦人开关延敌。 延及孝文王、庄襄王。
E.收天下之兵。 斩木为兵。
F.振长策而御宇内。 因遗策。
G.赵奢之伦制其兵。 履至尊而制六合。
H.序八州而朝同列。 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五、以下各项中加横线的词词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因遗策(由于) 膏腴之地(肥沃)
B.亡矢遗镞(损失)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困乏,疲惫)
C.瓮牖绳枢(窗户) 据崤函之固(险固的地势)
D.履至尊(登上) 以致天下之士(招纳)
六、以下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两项是( )( )
A.赢粮而景从。 B.合从缔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