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国诗》教案9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五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4/9/30 15:35:4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58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720字。

  《谈中国诗》公开课教案
  备课人:李小莲  新余一中
  【知识目标】
  体会文化随笔特点,品味作者的说理艺术,掌握中国诗的一般发展特点及其规律。
  【能力目标】
  学习运用比较文学的方法,理解作者观点;理解比喻化深奥为通俗,化复杂为单纯的特点,并进行鉴赏诗歌与仿写。
  【情感目标】
  品味说理文章具有较强的知识性、又幽默风趣,富于说服力和感染力,提高自己的说理艺术,培养对中国诗歌的审美能力。
  【重点、难点】
  一、掌握文化随笔的协作特征与品味语言艺术是本文学习的重点。
  二、用比较的方法分析中国诗歌发展一般规律,把握中国诗歌的独特现象,准确理解作者的文学观点是本文难点。
  【教学方法】讨论法  点拨法  练习法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引入钱钟书的经典语录,提起学生兴趣,并有意识引导学生初步体会钱钟书善用比喻的特点:
  ★在小说《猫》中描写李太太单眼皮时,钱先生说道:“单眼皮呢,确实是极大的缺陷,内心的丰富没有充分流露的工具,宛如大陆国没有海港,物产不易出口。”
  ★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来;所以结而离,离而结,没有了局。”或者这句更流行:婚姻象围城,“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
  2.文化随笔的特点(幻灯片展示  2分钟)
  第一,化深奥为通俗,化复杂为单纯。
  本文是谈中国诗这样一个深奥、复杂的问题,然而作者举重若轻,把这个问题用通俗、浅显的语言传达给读者。作者举出诗歌以及图画、音乐、故事、传说、寓言等具体的例子,大量的丰富生动的比喻,说明自己的观点。让读者在具体例子、形象比喻的启发和感染下,自然而然地接受作者的观点。
  第二,征古今引中外,有较强的知识性。
  作者站在历史和文化的高度,。引用的古今中外的大量文史资料,有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希腊、俄罗斯、捷克乃至印度等国的资料;涉及的范围包括 文学、哲学、历史学、艺术等。引用中国的文史资料,从古到今。这样的文章,让读者在接受作者观点同时获得丰富的文史知识。
  第三,语言诙谐,幽默风趣。
  文章中充满了智慧的语言,幽默风趣,又具有高雅的品位。读者会一边阅读一边忍俊不禁。这种富有文学语言韵味的学者随笔又称为小品文。
  3.整体感知,把握文意 (13分钟)
  (1)作者论诗的立场(方法)是什么?   比较文学 (2分钟)
  投影:假如一位只会欣赏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