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使楚》ppt57
- 资源简介:
共72张。有教学设计,约2840个字。
《晏子使楚》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本文的生字词,熟练翻译全文。2. 能流利的朗读课文,复述晏子使楚的故事。
3. 结合人物个性化的语言,理解人物形象。
4. 学习晏子机智勇敢,不辱使命,维护国家尊严的爱国精神。
教学重点
1. 熟练背诵全文,掌握本文的实词和虚词。2.分析人物形象和理清故事情节。
教学难点
1. 掌握本文的特殊句式,了解古今异义词。2. 学习晏子的机智善变的语言艺术和技巧。
教具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趣导入:
1、魏晋时期文学家孔融小时候很聪明。有个傲慢的大官很瞧不起他,说:“小时候聪明,大了就未必。”你知道孔融是怎么回答的吗?
“看来你小时侯一定很聪明.”
2、美国记者采访周总理时问:“我们美国人走路抬头挺胸,为什么你们中国人走路老低着头?”你能替周总理回答这个问题吗?
“因为我们走的是上坡路。”
其实,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政治家、外交家在维护国家尊严的关键时刻,表现出了超人的智慧,同时也表现出他们敢于斗争和善于斗争的优秀品质。春秋战国时期的晏子正是这样的一位政治家和外交家。现在就让我们将眼光投射到遥远的诸侯纷争、战火频仍的春秋时期。去领略一下齐国著名政治家,外交家晏婴的外交风采《晏子使楚》(板书课题、出处)
二、背景介绍
1、晏子(?—前500),名婴,夷维(今山东省高密县)人,春秋时齐国大夫,后为卿,历任灵公、庄公、景公三世。博闻强识,善于辞令。他主张以礼治国,力谏齐景公轻赋省刑,是当时有名的政治家、外交家。汉代刘向《晏子春秋》叙录,曾把晏子和春秋初年的著名政治家。
春秋时期,诸侯并起,风云变幻。晏婴头脑机敏,能言善辩,勇义笃礼。他内辅国政,屡谏齐王,竭心尽力拯救内忧外患的齐国。在对外斗争中,他既富有灵活性,又坚持原则性,出使不受辱,捍卫了齐国的国格和国威。
2、《晏子春秋》简介:是一部记叙春秋时代齐国晏婴的思想、言行、事迹的书,由战国时人搜集晏婴的言行编辑而成的。全书共8卷,215章,每章由一个小故事构成,以晏子为中心人物,写得有血有肉,形象丰满。它文学性很强,有不少记叙生动的散文,是先秦散文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短篇小说集。书中通过记述晏子的言行,对贵族统治者的奢侈腐败、劳动人民的饥寒挣扎以及各国之间的钩心斗角,作了一定程度的真实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