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教案57
- 资源简介:
约4820字。
【教学目标】
体会本文环境描写的作用,理解本文倒叙手法的作用。
【教学重点】
体会本文环境描写的作用,理解本文倒叙手法的作用。
【教学难点】
体会本文环境描写的作用,理解本文倒叙手法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在初中曾经学过鲁迅的小说《故乡》、《孔乙己》,由活泼可爱而变成麻木愚昧的闰土,站着喝酒身穿长衫的孔乙己,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们来学习鲁迅先生的又一篇著名小说——《祝福》。(板书)
二、作者简介(结合《创新方案》75页)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字豫才,后名树人,字寿章,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毛泽东曾赞誉“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补充“弃医从文”的生平)
三、相关背景(结合《创新方案》76页)
《祝福》发表于1924年,是鲁迅小说集《彷徨》的第一篇。小说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旧中国黑暗的社会现实,通过祥林嫂的艺术形象深刻地反映了旧社会在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摧残下劳动妇女的悲惨命运,揭露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小说被改编成电影及多种戏剧。
四、文本探究
1、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补充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序幕 写祝福景象
结局 祥林嫂寂然死去
开端 祥林嫂初到鲁镇
发展 祥林嫂被逼改嫁
高潮 祥林嫂再到鲁镇
尾声 再写祝福景象
2、【提问】:这篇小说是按时间顺序叙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