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教案53
- 资源简介:
约7490字。
赤壁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文赋的基本特点;
2、积累常用的文言词汇,如“属” 、“如”等实词,“之”、“然”、等虚词,同时积累常见的文言句式;
3、识记关于文学家苏轼的基本常识。
过程与方法:1、通过指导朗读,体会作品中的感情变化;
2、通过课文分析,学会如何阅读古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课文学习,理解作者对人生的看法,进而树立乐观通达的人生观。
重点:1、通过朗读体会作品中的感情变化;
2、积累常用的文言词汇;
3、理解本文景情理三者融合的写作特色。
难点:体会作者对人生的看法,培养乐观通达的人生观。
教学方法:诵读法和讲读法
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余秋雨先生有一篇散文叫《苏东坡突围》,这篇文章主要讲述苏轼因“乌
台诗案”被贬黄州后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作者认为这段炼狱般的经历让苏轼真正
走向了成熟,因此,在文末余秋雨写到(投影以下文字):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
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
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
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
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 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
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
二、 教师配乐朗读全文,
要求听出节奏和感情的变化。进行诵读指导:逐段指导学
生练习诵读。可从用韵、句法、层次思路等方面进行指导,以提高记诵的速度。
第一段指导要点:
1、韵脚。前半段无韵,后半段的韵脚依次是“间”“天”“然”“仙”。
2、句法。“举酒属客”“少焉”为散句,其余皆为骈句或近乎骈句,如“苏子与客泛舟游
于赤壁之下”,“舟”后可断,为两个六字句;“浩浩乎”一句中,去掉第一个“而”(骈
体文中有些虚词只有辅助作用,常不计入),也可视为宽对。
3、层次思路。首句点题,“泛舟”“赤壁”四字是下文写景、议论的依托。次写泛舟所
见景象,而以风、水、月为主,为下文“苏子曰”一段张本;写景虚实相生,先实后
虚,虚景(即“浩浩乎”一句)伏下段“乐”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