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树》导学案2
- 资源简介:
约2330个字。
10.那 树
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探究课文的主旨。
2.理解托物寓意的创作手法,品味文章的艺术性,逐步培养散文鉴赏能力。
3.揣摩语言,体味关键语句的深层含义,培养语感。
4.正确认识发展与环保之间的矛盾,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重点:
1.了解那树的生命历程,把握树的价值、品格及其命运,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2.掌握托物寓意的表现手法,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1.下面是某同学制作的知识卡片,请你帮着补充完整。
王鼎钧,台湾著名的散文家。1949年去台湾,1978年后移居美国纽约。主要的散文作品有《 人生三书 》(《开放的人生》《人生试金石》《我们现代人》)《 人生观察 》《 长短调 》《 世事与棋 》等。随着人类文明的飞速发展,文明造成的环境灾害也日渐严重。作者深刻透彻地看到了人类文明的两重性,写了不少文章来表明观点:对付文明造成的灾害,是用进一步的文明来弥补!《那树》即是其中的一篇。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倒坍(tān ) 引颈受戮(lù ) 周道如砥(dǐ )
拓展:下面的生字词有哪些容易混淆的形近字?请你列出并组词。
稚 雉(雉鸡) 锥(锥形)
径 泾(泾渭分明) 胫(不胫而走)
3.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意思。
倒坍:倒塌。
周道如砥:文中形容公路平坦,畅通无阻。
佝偻:脊背向前弯曲。
引颈受戮:伸长脖子等死。
紊乱:杂乱,纷乱。
拓展:词义辨析。
[焦躁—焦灼]
“焦躁”是形容着急而烦躁;“焦灼”形容非常着急。两者相比,前者更突出烦躁之意。
[拓宽—拓展]
“拓宽”指道路、思路、视野等由窄变宽。“拓展”指范围、空间等由小变大。
4.朗读课文,根据下面图示填空。
问题一:朗诵文章,整体感知。文中的树是一棵什么样的老树?它具有怎样的价值和品格?最后遭遇怎样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