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 资源简介:
约2190字。
选题设计:
《我的母亲》是胡适40岁时对自己人生历程的一段回顾,写了自己童年至少年时代如何在母亲的严格要求和深情关爱下成长的几件事。作者写童年,写母亲,饱含深情,而行文又极自然,质朴,很好地表现了母亲那无比深挚的爱子之情和优秀的性格品质,表达了自己对母亲的怀念和敬爱之情。考虑到当前一些家庭教育现状,很多家长更多的侧重于孩子的智力教育,而忽略了孩子的情感教育,致使现在很多孩子自私、冷漠,从不考虑他人感受,而这篇文章正好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让学生学会感恩,学会理解父母的一片苦心的好机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德育渗透的机会,所以我选择了这篇文章。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提炼母亲的形象,培养学生对母亲的感情。
教学方法:因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我计划运用“自主阅读”教学法和“主问题引领”教学法。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体验、感悟和思考。这一教学重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落实学生主体地位,是自学与辅导的密切结合。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由央视一则公益广告《给妈妈洗脚》导入新课,让学生初步体验母亲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重要影响。(多媒体播放广告)
二、作者简介
胡适(1891-1962),字适之,安徽绩溪人。现代著名学者、作家。以倡导“五四”文学革命闻名于世。他曾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中华民国驻美利坚合众国特命全权大使、北京大学校长。是新文化运动、新文学革命的积极倡导者。他的《文学改良刍议》在当时有较大的积极意义。他还是新诗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一九二0年出版第一部新诗集《尝试集》,一九二八年与徐志摩等出版《新月》月刊。(投影显示)
三、初步感知(检查预习)
1、在“我”的心目中,母亲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可用文中的一句话概括)
这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
我的恩师便是我的慈母。
她是慈母兼任严父。板书:严师(父)慈母
2、母亲对“我”的教育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板书:做人学习
四、独立思考,理清文章结构,把握母亲的形象。
1、母亲既是严师、严父,又是慈母,文中母亲对“我”的“严”“慈”分别体现在何处?
严:早训、催上早学、对我严格要求
(因我说错话而重罚我)
慈:舔病眼(5—7)对“我”的管教(投影展示)
2、作者除了写母亲是“我”的恩师,写母亲对“我”的教育外,还写了母亲与什么人的相处?这些情节又突出了母亲怎样的品格?
与哥嫂相处
(穿插母亲人生经历简介)胡适的母亲:冯顺弟(1873—1918)
农村出身,不会识文断字,是安徽绩溪县中屯人。16岁嫁给当时已48岁的胡适的父亲胡传做填房。胡适的父亲胡传是清末贡生,曾在东三省、广东及台湾省任职,然而天不假年,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