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诸子选读》导学案(17份)
- 资源简介:
《先秦诸子选读》导学案
王何必曰利.doc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doc
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doc
当仁,不让于师.doc
第三、四单元复习.doc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doc
兼爱.doc
乐民之乐,忧民之忧.doc
民为贵.doc
仁义礼智,我固有之.doc
人和.doc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doc
王好战,请以战喻.doc
养吾浩然之气.doc
有教无类.doc
有无相生.doc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doc
老师寄语
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静无以成学。
——三国•蜀•诸葛亮《诫子书》
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序言...........................................................................................................1
目录...........................................................................................................2
第一单元《论语》选读
一、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6
二、 当仁,不让于师....................................................................... 10
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14
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6
五、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20
六、有教无类.................................................. .................................. 22
七、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 .......... 24
第二单元《孟子》选读
一、王好战,请以战喻................................................................. 28
二、王何必曰利................................................................................ 32
三、民为贵........................................................ .............................. 34
四、乐民之乐,忧民之忧 .............................................................. 38
五、人和........................................................................................... 240
六、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44
七、仁义礼智,我固有之................................................................... 48
第三单元《荀子》选读
天大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 ........ 52
第四单元《老子》选读
有无相生................................. ...................................... .................... 56
第五单元《庄子》选读
一、无端崖之词 .................................. ............................................. 60
四、尊生 .......................................................................................... 62
五、恶乎往而不可.................................... .. ...................................... 64
第六单元《墨子》选读
一、兼爱.................................... ........................................................... 68
第七单元《韩非子》选读
郑人有且买履者...................... ......... ............................................... 70
第一单元《论语》选读
第 一课时 课题名称
时间 第 周 星期 课型 精读课 主备课人 王勇
目标 1.掌握文中重点字词的用法,了解《论语》反映的主要思想。
2.理清各个章节的内容,体会表现人物不同性格特征的写作手法。
重点 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二次备课
难点 学习孔子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精神以及为实现人生理想而执着不辍的精神。
自
主
学
习 1. 阅读课本第8页,划出基本文学常识。
2. 阅读课本第9-11页前3则选文,并结合课下注释在课本上注音,概括文意。
①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仪封人请见 君子之至于斯也
天下之无道也久矣 长沮、桀溺耦而耕
使子路问津焉 而谁以易之
夫子怃然曰 往者不可谏
趋而避之
② 对照注释分小组翻译理解前3则选文大意
……
第一单元《论语》选读
第一课时 课题名称
时间 第 周 星期 课型 精读课 主备课人 王勇
目标 1.熟悉《论语》相关语句中出现的文言现象。
2.了解孔子眼中“义”的内涵。
重点 通过翻译文中重点句子分析作者观点,重点学习2、3、4、7则选文。 二次备课
难点 把我孔子张扬的“义”的价值取向,思考其现实意义。
自
主
学
习 1. 给粗体字注音:
曲肱( )恶乎( )臧武仲( )
忿( )绰( )无適( )谄( )
2.自读课文,根据注释疏通课文,同桌之间试着互相翻译文段1-5。
问题生成记录:
精
讲
互
动 1.第一则:孔子认为财富“可求”与“不可求”的关键是什么?
2.孔子反对获得财富吗?在追求获取财富的过程中,孔子反对什么?
.
第三则:在如此贫寒生活中,孔子乐的是什么?
达
标
训
练 1.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崇德尚义的传统。人们把为了道义而不能推辞某种责任称为“ ”,把基于正义而产生的愤怒称为“ ”,把为了公众利益而从事的崇尚和大无畏的行动称为“ ”,把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维护正义的人称为“ ”,把正义的战争称为“ ”,把为正义而战的军队称为“ ”。
3.文化常识填空。
文中提到的“执鞭之师”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名言名句(选作)
(1) ,见危授命。
(2)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 。
(3) ,小人喻于利。
……
三单元 《荀子》选读
第一课时 课题名称
时间 第 周 星期 课型 精读课 主备课人 刘艳
目标 1.掌握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能将重点句子进行翻译。
2.体会荀子对天人关系的思考。
重点 掌握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能将重点句子进行翻译。 二次备课
难点 体会荀子对天人关系的思考。。
自
主
学
习 1.阅读课本第68页内容,在课本上划出下列问题的答案:
①荀子的简单介绍?
②荀子游学稷下之后,还去过那里?
2结合课下注解.在课本上注音,自读2-3遍文章1—3则内容并口译,然后写出荀子在文章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观点?
问题生成记录:
……
第一单元《论语》选读
第一课时 课题名称
时间 第 周 星期 课型 精读课 主备课人 王勇
目标 1.掌握本节重要字词和其他相关文言知识,进一步提升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了解孔子作为万事师表的风范、人格魅力。
重点 积累文言基础知识,能准确地翻译文中的重点语句。 二次备课
难点 领悟孔子跟弟子平等相处的精神,领会孔子对弟子的关爱之情。
自
主
学
习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绥( )之斯来 喟( )然 瞻( )之
莞( )尔 偃( ) 箪( )食
曾皙( ) 摄( )乎 牗 ( )
2.自读内容,结合课下注释在课本上注音并口头翻译,圈画出难理解的词句,组内交流解决。
问题生成记录:
精
讲
互
动 1.通读全文13章,把这些内容作一简单分类。
(1)学生对老师的评价和推崇类。
(2)孔子对弟子的评价和感情类。
(3)孔子对学生的教导及孔子在生活中体现出的个性魅力。
2.归纳总结: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