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两篇·不求甚解·谈读书》教学设计2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九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1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4/9/7 10:01:0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8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520字。

  15 短文两篇
  教材分析
  《谈读书》是培根的一篇著名随笔。本文紧紧围绕读书的正确目的、正确方法、重要作用等方面展开论述,平易流畅,笔法灵活,语言精致。全文好似一篇谈话,针对性很强,从读书的三方面对世人谆谆教诲,充满了睿智的思辨色彩。《不求甚解》是一篇杂文,但也是一篇驳论。对否定“不求甚解”的观点进行了否定,正面阐述了读书贵在会意,要虚心,重要的书要反复阅读的观点。两篇文章都思路清晰,观点精辟,风格平易近人,富有启迪性。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词语:读准字音,记清字形,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理解两篇文章的读书观点,提高对读书目的、方法、作用的认识。
  能力目标
  1.理清两篇文章的思路,理解作者的观点。
  2.对比阅读,分析两篇文章的论证方式、方法,揣摩体会两文的语言风格。
  3.初步学习驳论文的写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读书的兴趣,积极引领学生读书,引导学生探讨正确的读书观。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真正理解两文的读书观点。
  2.激发学生对读书的兴趣。
  3.掌握两文的论证方法。
  突破方法:通过聚焦论证方法,畅谈理解收获等环节,在学生自主交流的基础上,理解两文的读书观点,分析论证方法及其效果;通过语文活动“读书交流大舞台”和“微型辩论赛”两个语文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在辩论中自觉地运用论证方法,阐明自己的观点,并学会批驳对方的观点。
  难点
  1.怎样正确理解“不求甚解”的含义。
  2.学会比较阅读,分析两文论证方式的不同。初步领会驳论文的写法。
  突破方法:指导学生比较阅读《不求甚解》和《谈读书》,分析两文论证方式的不同,总结归纳议论文的论证方式:立论和驳论。
  教学方法
  1.创设情境,激发思维。九年级学生有一定的读书积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致。
  2.巧设问题,对话讨论。通过问题设计巧妙引导学生对话,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思考讨论,理清思路,研讨论证方法及其效果,以及在阅读上的收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大家都知道犹太人是聪明的,可聪明从何而来呢?读书致胜。
  幻灯展示资料:在每一个犹太人家里,当小孩稍微懂事时,母亲就会翻开圣经,点一滴蜂蜜在上面,然后叫小孩子去吻圣经上的蜂蜜。这个仪式的用意不言而喻:书本是甜的。犹太人爱书的传统由来已久,深入人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88年的调查表明,在以犹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