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课堂实录6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4/8/29 10:14:4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19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5790字。

  《岳阳楼记》课堂实录
  执教者 宁波华茂外国语学校 成磊  
  (上课前一天要求学生通过预习给同桌出一份《岳阳楼记》小练习。学生互测、互批。
  课前5分钟反馈互测情况,强化重点词语和容易理解错的词语。)
  师:在今天这堂课开始的时候老师要向大家介绍一个人,一起来认识一下吧——
  (生齐读屏幕所示文字:
  他生于北宋,一个内忧外患的时代;
  他少年苦学,有志于天下;
  他屡遭贬谪,几起几落却百折不挠;
  他造福百姓,实行改革,遭到排挤却不改其志;
  他捐资购买千亩良田,成立公偿金,扶贫助弱;
  他去世后,朝廷给予他宋代文臣最高等级的谥号——文正,以褒奖他济世治国的功绩。)
  (朗读过程中有学生将”谪”念作“dí”,师帮助正音:谪 zhé)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老师要给大家介绍的人是谁吗?
  生(众):范仲淹。
  师:是的,他就是北宋名臣范仲淹。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千古名篇《岳阳楼记》。
  师:“文正”这个谥号在宋代是对一个文官极高的褒奖,范仲淹之所以被授予“文正”这个谥号,除了他的政绩之外,还因为他的一种思想,而这种思想就写在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中。你知道是哪一句道出了他的思想吗?
  生(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师:这个句子你在课文哪里看到的?
  生(纷纷):最后一段。
  师:最后一段是吧?那咱们来一起读读这最后一段吧。
  生齐读文章最后段落。
  师:嗯,读得不错,如果声音能更响亮一些,更自信些就更好了,待会儿我们再来试试看。老师先问问大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谁来说说看。(学生纷纷举手)好,你来。
  生:意思就是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快乐之前快乐。
  师:快乐之前快乐?
  生:哦,快乐之后快乐。
  师:说的不错。我有个问题想问问大家。这句话出现在文章最后一段,那是不是范仲淹写着写着突然灵光一现想到的呀?
  生(众):不是。
  师:不是?那就是早已有之的喽,你有证据吗?
  师:看看范仲淹的介绍,你有发现吗?(屏幕再现范仲淹介绍,学生默读)
  生1:前面写到他少年苦学,有志于天下,说明他小的时候就有一种志向,想要治国,那就说明“先天下之忧而忧”这种志向他小的时候就有了。
  师:你发现的很快。还有吗?
  生2:上面写到了范仲淹为百姓谋福利,扶贫助弱,说明“先忧后乐”这句话是他一生追求的一个目标,这是他毕生所追求的。
  师:嗯,既是毕生的追求,所以肯定早已有之。
  师:其实我们刚才读过的课文里也有一个字提到这种思想很早就有了,你能发现么?哪一个字?
  生:我认为应该是“尝”这个字。
  师:为什么是这个“尝”字呢?
  生:因为“尝”字解释为“曾经”,就是说他以前就有了——(学生声音越来越小)
  师:非常好,孩子,你自信一点。你的发现很好,请坐。“尝”就是“曾经”,说明这种思想早已有之。既然范仲淹早就有了这“先忧后乐”的思想,那他为什么不开篇就直抒胸臆呢?(学生困惑答不出。)
  师:通过昨天的预习我们已经知道范仲淹写这篇文章是受了谁的嘱托啊?
  生:(齐答)滕子京。
  师:那我们再来看看滕子京的故事,也许你就有所发现了。
  (出示背景链接,学生默读)
  滕子京谪巴陵,愤郁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