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ppt203
- 资源简介:
共34张。有导学案,约2660个字。
《岳阳楼记》
设计人:审核人:课型:授课时间:
一、教材分析
《岳阳楼记》作者以简法凝练的语言,描述洞庭湖的大观胜景,在记山水景中,寓含作者政治主张,表达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
二、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以致背诵全文。
(2)、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
(3)、在合作探究的基础上,能够流利的翻译全文。
2、过程与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查阅资料,了解范仲淹的生平、思想、了解《岳阳楼记》的创作背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乐观。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本文的基本内容。
难点:积累并掌握一定数量的文言词汇,达到自己能独立翻译全文。
四、教法与学法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反复诵读
五、教学准备
预习课文,查阅有关背景资料
六、教学过程
【目标导入】
由“江南三大名楼导入”
注字音
滕子京岸芷汀兰
谪守郁郁青青
巴陵郡心旷神怡
浩浩汤汤嗟夫
淫雨霏霏百废具兴
日星隐曜属予作文以记之
樯倾楫摧
薄暮冥冥
【呈现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以致背诵全文。
2、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
3、在合作探究的基础上,能够流利的翻译全文。
【整体感知】
(自主、合作、交流、展示、质疑、点拨、反馈)
内容理解
1、回顾作者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现在苏州吴中区)人,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死后谥“文正”,世称“范文正公”。两岁丧父,和母亲随继父(为小官吏)四处迁徙。26岁登进士第,因敢于直言强谏,屡遭贬斥,久不被重用。庆历元年(1041),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采取屯田固守策略,巩固边防,使西夏不敢进犯,当时边塞流行着“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的话。庆历三年(1043),任参知政事,提出十项政治改革方案,为守旧派所不容,遂外放任州、邓州、杭州、青州等地知州。他以六十四岁的人生,矢志不渝地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政治主张,深受当世和后人称道。文章和诗词俱脱俗超凡,是其心志和情感的形象外化。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