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高二中2014届高三高考热身卷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共22题,约10220字。
江西省上高二中2014届高三高考热身卷语文试题 2014.5.31
第Ⅰ卷 (选择题,共36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爪牙(zhuǎ) 祈祷(qí) 闷葫芦(mèn) 各奔东西(bèn)
B.着想(zhuó) 睇眄(dì) 黑魆魆 (xū) 载(zài)歌载舞
C.戆直(zhuàng) 解剖(pōu) 拗(ào)不过 臭名昭著(zhāo)
D.吮血(shǔn) 麋鹿(mí) 胚细胞(pī) 披露心迹(lù)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屠戮 端倪 天燃气 异曲同工 B.谛造 梗概 舶来品 察言观色
C.辖制 和蔼 莫须有 攻城略地 D.褪色 遏止 撒手锏 礼上往来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
①研究表明,长期暴露在高强度的电磁场中,可能增加癌症发病的 ,也有可能引起人体染色体的畸变。
②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是始于去年的,虽然是少数,但看那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 ,曾经屡次为之感叹。
③ ,所有为世界末日设定的日期都无声无息地过去了。但是这些预言家经常为他们显然的失败找借口解释。
A.概率 气势 自始至终 B.概率 气概 迄今为止
C.比例 气概 自始至终 D.比例 气势 迄今为止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工作组认真听取了幼儿家长的诉求,责成相关部门根据职责分工迅速采取多种措施,组织专家分析评估,依法对现场药品进行封存送检。
B.《我们看海去》由著名作家林海音创作,是关于林海音童年在北京生活的五则小故事,曾改编成电影。代表作有《城南旧事》《城南旧影》等。
C.针对“三农”问题,全国政协组织专题调研组分赴黑龙江等地,与全国13个产粮大省政协联合调研,提出关于稳定粮食生产、增加农民收入、拉动农村消费的建议。
D.当前,很多地方都兴起了修复中国传统文化书院的热潮,其目的之一在于,用国学中的精华部分启发90后,使这些年轻人无时无刻不能忘掉国学经典中的人生哲理。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海浪研洗过的沙滩, ;雪花覆盖的野地, ;漠漠水田,
;一远平铺的苔草, 。这样,天地才不会寂寞。
①应该有人去点墨 ②应该有鸿爪钤印 ③应该有人去走字 ④应该有鹭鸶照镜
A. ③④②① B. ④③②① C. ①②④③ D. ③②④①
二、(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龙是中国古人对自然界中的诸多动物和天象经过多元融合而创造的一种神物,其实质是先民对自然力的神化和升华。龙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广义图腾、精神象征、文化标志、信仰载体和情感纽带。在龙的诸多“模特儿”中,就有马的身影。
从形象上看,马头给龙头以取材参照。甲骨文中的某些龙字,头部窄长,就比较像马的头。汉代王充《论衡•龙虚》篇,言“世俗画龙之像,马首蛇尾”。并由此推断,龙乃“马、蛇之类”。 宋代罗愿《尔雅翼•释龙》称龙“头似驼”——驼头近似于马头。还有龙形似马形的说法。如《太平广记》四二五引《录异记•王宗郎》:“有群龙出水上,行入汉江,大者数丈,小者丈余,如五方之色,有如马、驴之形。”
在古人心目中,马是具有龙性的,龙和马是可以相互变化的。反映在古籍中,如:《周礼•夏官•司马》:“马八尺以上为龙。”《吴承恩诗文集•送我入门来》:“马有三分龙性。”柳宗元《龙马图赞》:“明皇时,灵昌郡得异马于河,其状龙鳞、虺尾……后帝西幸,马至咸阳西入渭水化为龙,泳游去,不知所终。”
看来,形象上,马是把高扬的头颅、飘逸的身姿等贡献给了龙;内涵上,马是把刚毅、坚强、友好、善良、奔放、洒脱等品质贡献给了龙。
上世纪七十年代,在内蒙古赛沁塔拉村,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玉龙”被意外发现。
有专家据玉龙“口闭吻长,鼻端前突,上翘起棱,端面截平,有并排鼻孔二”的造型,判断其取材于猪。另有专家则将其推断为“马龙”,或“马型原龙”。一是该龙头不是近似猪头的三角形,而是近似马头的长方形;二是该龙头上无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