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张。另一个学案,约2670字。
作者姓名:甄怀东 单位:浙江宁波万里国际学校中学
读《伊索寓言》
钱钟书
学习目标
1、学习揣摩语言的内涵,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学习体会文章的写作思维方法,及敢于创新的精神;
3、体会感悟文章的幽默风趣、犀利睿智的写作风格
走近作者
钱钟书(1910-1998),现代文学研究家、作家,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江苏无锡人。代表作品有两部学术论著《谈艺录》和《管锥编》,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长篇小说《围城》和短篇小说《人•兽•鬼》。《围城》显示他独特的风格:才情横溢、妙喻连篇,刻画人物惟 妙惟肖。
钱钟书在清华读书时就立志“横扫清华图书馆”。当学生时,就被人们视为老师的“顾问”,他读书之多,中英文功底之雄厚,远远超出了他的同龄人。也有敢于质疑的精神,曾指出当时学术界颇有影响的周作人的《中国新文学源流》一书的瑕疵,震动文坛。
“他记忆精博,思力敏锐,辩才无碍”。“他随时都在动脑筋,读书的时候是他思想最活跃的时候,所以每读完一书,其精神实质全被吸收……最难得的是好学不倦,不论处什么环境都手不释卷……他好比一个精神世界的美食家,什么品种的美味都要尝一尝。”
1、人生据说是一部大书。
2、我们希望它来,希望它留,希望它再来——这三句话概括了整个人类努力的历史。
3、假道学的特征可以说是不要脸而偏爱面子。
4、偏见可以说是思想的放假。它不是没有思想的人的家常日用,而是 有思想的人的星期日娱乐。
5、如果你吃到一个鸡蛋,觉得好吃,你又何必去认识下蛋的母鸡呢?
6、人生像一座围城,城外面的人拼命想进来,城里面的人拼命想出去。
预习指津
1、寓言,一种带有劝谕性或讽喻性的小故事,常用夸张手法描写人物或把动植物与无生物拟人化,使深奥的生活哲理和道德教训,从简单而又明白易懂的故事中体现出来。
2、《伊索寓言》,相传为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被释奴隶伊索所编,收集有古希腊民间讽喻故事,并加入印度、阿拉伯及基督教故事,共三百五十余篇。主要是受欺凌的下层平民和奴隶的斗争经验和生活教训、总结,寓言通过描写动物之间的关系来表现当时的社会关系,主要是压迫和被压迫者之间的不平等关系。
3、基础知识(请先参阅课本注释)
[嫉忌jíjì]忌妒。
[怜悯mǐn]对遭遇不幸的人表示同情。
[信而好古]相信并喜欢古代的一切。
[狂吠fèi]狗狂叫。
[坐井观天]比喻眼光狭小,看到的有限。
[老羞成怒]由于羞愧怨恨而发怒。
[笨坯pī](方言)蠢货。
[各得其所]每一个或事物都得到了合适的安顿。
[相安无事]相处没有冲突。
整体感知
第一部分:为1、2两段,从两类人、两种关系说起。
第二部分:为第3到第12段。借《伊索寓言》里九个故事联类引申,洞烛世相,纠正浅薄的见解,表达作者独到之见,是全文的主体。
第三部分:为最莫一段,是全文的总结。
研读分析
一、研读第一部分,回答问题。
1、文中写了哪两类人及哪两种关系、态度?
2、文章为什么说“我们反是我们祖父的老辈”?为什么说“我们思慕古代……也许是卖老”?表现出了作者怎样的意味?